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赠卫八处士》的全诗翻译赏析(2)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二

  杜甫《赠卫八处士》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路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感伤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赠给卫八处士。“卫八处士”姓卫,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详。“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诗歌抒发了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叹。

  开头四句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参与商”均是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能相见。这四句是说,人生如参星和商星,此一出彼一没,常常彼此不得相见;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我们还能在烛灯如此近亲而尽情叙谈。这几句从离别写到聚首,跨越时间二十年。开头两句是离别的悲,后两句是相见的喜,可以说,真是悲喜交集。诗人喜的是能与朋友相见,如此动乱的时局中居然还能相见;悲的是朋友之间离别,自己漂泊异乡,家人朋友各在他乡,同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几年,而今即使长安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可以说,这悲喜交加正是诗人对这个乱离时代和对心酸人生的感受。

  诗人紧接着写道:“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这里承上而来,是从时间上说的。意思是说,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都巳鬓发苍苍了。其中,“能几时”与“鬓发已苍”相联系,说出了青春的短暂,人世沧桑,以此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而产生的惋惜之情。人生短暂,今日相见要说的很多,而诗人却选择了“青春壮年”和“鬓发苍”这一跨时来写这一变化,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在意义上和艺术手法上正与杜甫在《春望》中所说的“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写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意思是说,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了,听到这些,心中惊呼,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这里,诗人与朋友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热流回荡,极为难受。其中,“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焉知”即哪里知道。这里诗人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可以说,这里暗含了幸存者的欣慰,也带着无尽的伤感与深深的悲凉。

  见面后,朋友之间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诗人写道:“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意思是说,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和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这次重来,诗人的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就暗示了时间过得真快,儿女都逐渐大了,当然我们也就“鬓发各已苍”。特别是诗人用了四句来写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这不但表现了卫八的儿女懂事,教养好,而且暗示了卫八的修养与品质之高。

  接着写道:“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间”即掺合。意思是说,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家人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嫩嫩春韭为菜,刚煮好的掺入黄梁米饭真是香。诗人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虽然说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中老朋友的热情与淳朴友情。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招待。

  诗人接着写道:“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故意”即故交的情意。意思是说,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杯。十杯酒我也难得醉,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天早上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情世事都如此渺茫!这里表现了主客尽情畅饮的情景。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李白的诗酒人生。李白痛苦,借酒消愁而愁更愁。所以,在古代诗歌中,酒总是与忧伤、悲愁相联系的。这里,杜甫与朋友卫八喝酒,突出了“一举累十觞”的狂喝。这“狂喝”不就是暗示了卫八的内心不平静:也许对战争后动乱时局的伤感,也许是朋友相见的高兴,也许是感悟到人生的短暂。诗人在此写卫八,也是在写自己。你看,诗人不是说“感子故意长”吗?就是诗人地点出了今昔二十年来朋友之情未变的情意。

  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所以,诗歌最后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里,不但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首尾照应,而且表现了世事渺茫,难以难料,而人生短暂,明日之别,后会又在哪一年的悲戚。可以说,诗歌不论是抒情,或是叙述,无处不表现出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层次分明。

  诗歌写朋友之间的相会,首先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再写酒宴的款待的热情与激情,最后写了“主称会面难”而“明日隔山岳”离别伤感。

  其次,前后照应

  诗人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表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受,强调了诗人与卫八的情深意长。

  再次,用反问句

  诗歌中,诗人用了反问句,以此强调了自己对卫八的情感和对世事茫茫难自料的悲戚。

  第四,情感变化

  诗歌中,首先写相见时激动的感受,接着是相互问询的温馨,再是招待时的热情,最后写了离别的伤感。可以说,诗人和卫八的情感在起伏中给表现出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shi/6236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