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梅花岭吊史阁部》全诗翻译赏析(2)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颈联“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上句“碧血”用的苌弘化碧之事,赞扬史可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己杀身成仁。“心更赤”则是赞颂史可法忠于明朝,身虽死而志节不变,精气长存,喷薄于天地之间。下句“梅花”,既切定梅花岭这个地方,又借取梅花这个字面,巧妙地象征史可法的忠贞气骨。人们到梅花岭瞻仰拜扫史可法的坟墓,连那里的泥土也散发着忠魂的芳香。这恰是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所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此联两句,都由上文“死有衣冠葬北邙”生发而来,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梅花岭”,至下文再由此荡开出去。

  尾联“九原若遇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写过一篇著名的《左忠毅公逸事》,其中讲到,史可法早年即深得左光斗赏识,说只有史可法“他日”能“继吾志”;左光斗被阉党监押在牢狱中,备受酷刑,史可法冒死探监,左光斗却严厉责骂,要他防止阉党连治坑陷,保存自己,以求将来为国大用;后来史可法将兵打仗,不辞辛劳,即惟恐辜负左光斗的期望。然而,由于弘光“君相”的昏庸腐败,史可法孤军作战,独力难支,最终只能以死殉国。如果他在黄泉之下遇到左光斗的话,师生二人必定都要对着南京这个明朝的留都,痛哭战场。

  全诗立足“梅花岭”,扣住“史阁部”,反面以扬州“四镇”、弘光“君相”来相衬,正面借“左公忠毅”作烘托,有力地突出史可法的矢志抗清,捐躯报国,赞颂其忠贞不二的节烈气概,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字里行间,也深深地寄托了对于明朝灭亡的哀悼之情。诗歌通篇表现出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充溢着一片激情,而辞章字句,反倒为之黯然失色,令人无心较其工拙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shi/6376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