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崖转石万壑雷 (?:名词用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 (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 (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填然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树之以桑 (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以为轮 (:使动用法,使……弯曲。) 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内立法度 (内:名词用状语,对内。)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 尊贤而重土 (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天下云集响应 (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流血漂橹 (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约从离衡(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以愚黔首 (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益愚 (愚: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 (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省略句) 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以(之之)为轮 (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 (省略介词)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三、要点选析

  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8893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