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收获的季节》教案(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收获的季节》教案4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秋天的收获》教学设计

  《秋天的收获》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第二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目标

  是: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知识、能力及行为目标,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针对这样一个主题目标,教师牢牢把握目标并借助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来设计教学,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进入“秋天的收获”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已经是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季节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里,小学生们是比较容易获得有关秋天的'直接体验和感受的。但教师应清楚认识到城市的学生去农村的机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去过,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秋天收获的喜悦,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现成的资源,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自主地探究,使每一名学生获得体验、感悟,达到积累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认识几种秋天的收获。

  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一些秋天的收获物。

  2、课件:a、录像《秋天的收获》。

  b、照片:解放军叔叔怀抱大南瓜乐得合不拢嘴;农民伯伯怀抱一大捆芹菜乐开了花;大妈怀抱谷穗喜笑颜开??(配有欢快的音乐)

  c、Flash:《锄禾》农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都在辛苦的忙碌着--施肥、浇水、除草,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此时音乐停止,汗珠慢慢从农民的脸上滚落下来,落到田地中,音乐又响起,屏幕出现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学生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看电视、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了解本地区秋天收获的情况。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秋天的收获”,初步体验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1、录像:沉甸甸的葡萄、又大又红的苹果、黄橙橙的柿子压弯了枝头;农家小院挂起一串串金色的玉米;田野里棉花吐出又大又白的棉絮;红彤彤的高粱象一把把高举的火炬;金黄的水稻十里飘香,金色的秋天把我们带进一个果实累累的世界??。

  问: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发现。)

  [点评:以录像这种导入方式,顺应了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新鲜的心理特点,录像中沉甸甸的葡萄、又大又红的苹果、黄橙橙的柿子、金色的玉米、又大又白的棉花、红彤彤的高粱、金黄的水稻等,富于秋天特征的果实,色彩鲜艳,一下子将孩子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了。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扩大学生视野及体验的范围和深度。解决本课教学难点,使每一名学生体验到秋天收获的喜悦]。

  2、过渡:同学们课前也进行了小调查,请你拿出调查报告。

  二、多媒体介入,自主交流收获。

  1、首先请你在4人小组里读读自己的调查报告,然后把你找到的秋天的收获(实物)在小组里展示。

  2、小组交流:播放音乐伴奏带——《步步高》。

  [点评:a、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个个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展示自己找到的秋天的收获(实物),讲讲自己的所见所想、劳动体验,让大家分享收获的快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对能够参与劳动的同学充满了羡慕之情,从

  而升华学生的心灵,初步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b、组织教学:音乐响起时学生开始讨论,音乐结束时讨论结束。此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效果出奇的好。]

  3、学生展示:

  果园采摘的照片、苹果、橘子、栗子等。

  农家院的辣椒、大蒜、花生、丝瓜、板凳瓜等。

  高粱地里像火炬的高粱,沉甸甸的谷穗。灯笼果、棉桃等。

  4、教师展示:同学们的调查报告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让大家增长了不少的知识,老师也从

  网上收集了一些照片,想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行吗?

  看照片:解放军叔叔怀抱大南瓜乐得合不拢嘴;农民伯伯怀抱一大捆芹菜乐开了花;大妈怀抱谷穗喜笑颜开??(配有欢快的音乐)

  问:瞧,农民们笑得多开心。你能猜猜此时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吗?

  5、小结: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农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了快乐。

  板书:秋天的收获

  [点评:教师通过这些秋天人们采摘时喜悦的照片中,让学生进一步去体验秋天收获的喜悦,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对创造这些的辛勤劳动者初步产生了敬仰之情。]

  6、你们带来这么多秋天的收获,那你们想看看老师还带来哪些秋天的收获吗?

  三、活动:猜一猜“秋天的收获”。

  1、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空盒,里面放上不同的果实:核桃、土豆、玉米、香蕉??)

  方法:学生把手伸进盒子里在不拿出果实的情况下,通过触摸猜出果实的名字。

  (2)闻一闻,猜一猜

  准备:把橘子、香蕉放在小盒中盖好,瓶盖扎有小孔。

  方法:学生通过品尝猜出果实的名字。

  (3)尝一尝,猜一猜

  准备:把苹果、梨事先切好片,插上牙签,放在盘中。

  方法:学生通过品尝猜出果实的名字。

  2、问:在游戏中,同学们全猜对了,想一想: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猜对的?

  小结:他们是通过用鼻子闻、用手摸形状、用嘴品尝味道猜对的。

  (1)、课件:点击鼠标分别出现:鼻子、手、嘴的图形。

  师:“向气味、形状、味道、颜色这些都是特征。”

  (2)、课件:点击鼠标分别出现:“气味”、“形状”、“味道”、“特征”。

  师:“这些特征是靠我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品尝出来的。还有一种最简便的方法用眼看。”

  (3)、课件:点击鼠标分别出现:“颜色”、眼的图片

  3、师:“那就让我们用眼睛去看一看,用小手去摸一摸,还可以用鼻子去闻一闻,用嘴去品尝品尝,找出这些收获物的特征,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点评: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结合课堂所学方法,学生便可迅速地理解并加以利用,找到秋天收获物的特征,为下面“秋天的收获”进行分类打好基础。]

  四、“秋天的收获”进行分类。

  1、师:这些收获物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那咱们给他们分分类吧。

  (1)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组的果实进行自由分类,教师不规定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大家进行与别人不一样的分类。

  (2)分好后,各组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如:红的、绿得;硬的,软的??

  2、小结:咱们的同学真聪明,我又长了不少见识,原来还有这么多分类方法。

  五、品尝“秋天的收获--花生”。

  1、问:你们想不想品尝秋天的收获呀?

  2、分花生、品尝花生

  3、问:花生好吃吗?

  4、过度句:“花生可不是商场买回来的,是我的一个学生亲手种出来的。”

  5、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花生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6、课件:学生叙述种植花生的过程(配有图片)

  问:听完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

  [点评: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借助学生经验来开展教学,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再现了生活中学生种花生时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种花生”真不容易,学生融入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为下面教学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小结:这种花生还真不容易,其实种什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信,你们看

  7、Flash:《锄禾》:农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都在辛苦的忙碌着--施肥、浇水、除草,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此时音乐停止,汗珠慢慢从农民的脸上滚落下来,落到田地中,音乐又响起,屏幕出现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8、小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劳动人民经历了春耕夏种的艰辛取得硕果的季节,这些收获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它们,更应该尊重这些付出劳动的农民们。

  [点评:在上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教师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以精彩的声音图像直观地再现事物,给学生提供他们不可能直接接触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把声像的变化演示给学生听,促进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教师通过Flash:《锄禾》的演示化务生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可谓“事半功倍”。

  板书设计:

  秋天的收获

  六、效果预测与评价

  《秋天的收获》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一课,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以最终把教育影响内化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教师在以下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9716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