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广西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竖笛电子琴投影仪打击乐器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歌曲《雨花石》

  2、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三、竖笛吹奏训练

  1、《红河谷》

  2、《牧场上的家》

  3、合奏《我怎样长大》

  4、学习吹奏《赶圩归来啊哩哩》的5—8小节

  四、课题引入

  刚才吹奏的曲子,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风味的曲子吗?(抽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彝家欣赏彝族风情吧。

  五、欣赏cAI课件制作的mV介绍彝族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赶圩、外出,姑娘们都要带上美丽的花包头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凉山彝族男子喜欢披“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小伙子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现在火把节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等各种娱乐性活动,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曾有古诗这样描绘火把节之夜的.美景:“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竟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还会发现彩电、冰箱、拖拉机等电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彝乡变了,但是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还在,在彝族人看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龙脉,彝族人朴素的伦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六、课题引入讲解歌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彝族人把赶集叫做赶圩,“啊哩哩”是当地人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思考一下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七、初听《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材版本

  1、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2、刚才我们竖笛吹奏的是哪部分?

  八、学习歌曲1—4小节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相关文章:

1.《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反思

2.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反思

3.《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反思范文

4.《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教学设计

5.五年级《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反思范文

6.嘀哩嘀哩教案

7.小学音乐嘀哩嘀哩课件

8.《嘀哩嘀哩》优秀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7950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