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爬天都峰》的课堂教案设计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模式特点

  本模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既强调教师“导”的作用,教学中注重以读为基点,把“读、思、议”紧密结合起来,又有机地把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以求达到教与学双方的“期待视野”的确良融合,是真正把学生当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唤醒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实现条件

  1、学生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教材对象:适合用于各种类型的文章

[操作程序]

1、模式简明图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1)导趣——初读感知

  ↓ ↓

  (2)导读——细读理解

  ↓ ↓

  (3)导思——精读感悟

  ↓ ↓

  (4)导情——赏读内化

  ↓ ↓

  (5)导练——迁移运用

2、操作过程说明

  (1)导趣——初读感知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和基础,它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行为动机。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探究的兴趣。

  “初步感知”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指导,除了保证让学生初读的数量外,还要实施检测,以提高初读的效果。一般来说,学生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①读准、记牢生字词;②读通课文,不可读破句,也不可添字、漏字;③大致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

  (2)导读——细读理解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性读的阶段。它是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感知课文的阅读过程,是精读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明确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尽量读出感情来,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并诱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从而把阅读引向深入。

  (3)导思——精读感悟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段落,把读、思、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文章的蕴含。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循序渐进地提出精读的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4)导情——赏读内化

  这一环节实际上是通过纯熟地诵读课文,教师运用丰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个人或集体表演性读、背诵、复述等)来激发学生诵读的情趣,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诱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内化、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5)导练——迁移运用

  这一环节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进行运用的实践阶段。教师设计的训练要以加深理解课文语言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练习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识,或侧重于记忆,或侧重于消化,或侧重于运用。教师要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练习,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6792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