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撰写教师教育故事(2)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二个主题:提炼

  如何让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我看来,教育故事的写作一般不是简单地让读者记住这个故事,甚至也不是为了单纯地从情感上感动读者。绝大多数情况,一个故事故事、一篇教育叙事都是为了引发人的思考,表达一种教育观点,阐发一种教育理念,传递一种思想价值。

  这里所说的思考、观点、理念、价值,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提炼”主题。如果没有这个提炼,你给读者的就是一盘没有放盐的菜,除了故事还是故事,索然无味。在一个精彩故事的基础上,一旦提炼出一个“主题”,那么这盘菜就有了盐,吃起来就有味道了,就值得细细地品味、咀嚼、琢磨了。

  所以,在这个部分我想更详细地交流一下如何通过讲故事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也就是如何提炼出一个故事的“主题”,让一篇文章“神形兼备”,既有躯体,也有精神。

  第一、以戏剧性的故事引发思考

  20**年12月21日至22日,锦江区教育局钟为春局长带领20余位小学校长、副校长,走进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珊瑚实验小学、巴蜀小学、人和街小学等4所优质学校,聆听了4位校长对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刘裕权教授和我受邀全程参加了这次活动。

  回成都后,我写了一篇接近8000字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场的:

  12月21日上午,在谢家湾小学的声乐教室里,校长刘希娅详细介绍了合唱室和个别辅导室。“优生和后进生都可以得到音乐教师的单独辅导。”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声音发问:“你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刘希娅停下了脚步,很认真地回答说:“我们没有特色。”

  刘希娅的这个回答把很多校长吸引过来了,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刘希娅继续说,在各位局长、专家、校长们面前,我斗胆说一句:追求办学特色,其实就是追求功利。

  从大家的表情看得出来,刘希娅扔出的是一个重磅炸弹。

  在每一所学校都在追求特色的前提下,一所知名学校的校长为什么会宣称自己的学校没有特色?显然,这样的故事是很具有戏剧性的,能够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去探求其中的原因。

  但是,吸引读者并不是最终目的。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它的“戏剧性”。事实上,它的戏剧性反而是为我们的主题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这背后的“主题”,是为了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思考引起读者的思考。所以,随后我又描写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的思考:

  刘希娅随后解释说,如果要做特色,无论是手风琴还是竖笛,无论是绘画还是舞蹈,我们花三个月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训练,很快就能做出规模来,做出成绩来。但是,学校每个发展阶段的特色,学生每个成长阶段应受到的教育,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基础上关于,关于“学校特色”的思考会延续下去,甚至引申到读者身边的学校和教育,引发读者的共鸣。

  这些年,“办学特色”、“特色教育”“特色项目”等成了各地学校的流行词汇。长期在基层学校采访,我们接触到不少钟情于这些流行词汇的校长。社会舆论和教育行政部门倡导办学要有特色,校长们就会挖空心地去搞一个特色出来。

  比如说,学校多一两个音乐教师,那么就打造音乐特色;美术老师厉害一点,那么就打造美术特色;如果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得过一两次奖,那么就打造体育特色。打造的这些特色既不是从全体学生的需求出发,也不是以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归宿,只不过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的需要,为了媒体宣传的需要,为了校长教师自我成功的需要。

  所以,我写这个故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提出一种预警,引发更多的校长思考“学校特色”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当每一位校长都在“打造”学校特色的时候,我们该警醒了:校长们是浮躁地跟风吗?是为了学校和校长的功利目的吗?打造出来的特色有益学生健康成长吗?这样的特色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第二、通过老故事提出一个崭新的话题

  有些老师很困惑,学校每天发生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所以也就没什么可写的。我们教育记者也有同感,在学校采访时遇到的事情都大同小异,很少接触到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

  但是,我的经验是,我们不能等着新故事来找我们。我们要善于在老故事中发现新意,这也就是“提炼”主题的另一层意思。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就是这个意思。故事还是那种老故事,但是我们现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阐释它,它就具有了新意。

  20**年底,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瑾邀请我参加一次锦江区名师带徒的活动。名师带徒是很多教育局和学校都在开展的活动,这样的稿子,我们写得很多了,实在很难写出什么新意了。所以,那次我并没有就名师带徒活动的本身发稿子。后来,反而是在跟陈瑾闲聊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故事,抓住了一个线索,写了《“80后”教师如何尽快缩短成长期》,引起很大反响,被很多网站转载。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大学生20**年从四川师大毕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重重考核,成为某中学的语文教师。试讲时,她专业基础扎实,表现很突出。负责面试的老师说:“她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入,有自己的看法,很有潜力,是个好苗子。”

  但是,随着正式教学的开始,汪清越来越困惑。她辛辛苦苦找资料备课,学生却不领情,吵吵闹闹地说老师讲得太深了,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课堂之外,她很封闭,性格孤僻,经常一个人苦思冥想,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她渐渐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20**年3月,她要求换个环境,由中学转到小学。半个学期后,她仍然难以适应,于是主动选择离开了教师岗位。

  这个故事也很普通,无非就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教师的岗位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如果说仅仅是一位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困难,这很常见,并不值得写成一篇文章。

  其实,写教育故事或者教育论文,跟写新闻有某些共通之处,那就是要追求新意。如果没有创新的思路或观点,提炼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主题”,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立不住脚的。

  这个故事虽然很普通,甚至偏于极端,但是它反映了80年后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故事能够反映一些长期被人忽略的普遍现象,那么这个故事就具有了重大的价值,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就是新闻价值,从论文的角度来说就是理论价值。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把80后教师的成长这一话题响亮地提出来。这个问题此前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当然,提出这个话题,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实际上,文章背后提到的名师带徒或者创新新教师培训形式等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提出问题,引发教育人的思考,这就是一个教育故事一篇教育叙事文章的重要使命和价值所在。

  第三、以新的故事切入老话题

  刚刚谈的是讲老故事说新话题,故事是老的,话题是新的。接下来我反过来说,谈谈如何通过讲一个新故事切入一个老话题,故事是新的,话题是老的。

  有些教育话题是老话题,每天都会遇到,但是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形象生动的新故事引起大家的关注,进而思考解决之道,那么这样的新故事也就具有了写作的价值。

  20**年8月,我写了一个关于一封匿名信的故事。一说到匿名信,实际上就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了,而他背后反映的依然是家校和谐的老话题。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一位小学校长接到传达室老师递给他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某某学校校长收——内详”。

  校长一阵纳闷:这是一封什么信呢?难道又是某位老师得罪了家长,引来了举**?

  校长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你校四年级(3)班的叶彩蕾、李佳莉两位同学,在上周末主动打扫西藏空军留守处家属区一单元的楼梯间……这样的同学值得表扬,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培养出这样的好学生。署名为:留守处家属区一单元凌女士。

  原来是一封感谢信,校长的心放松了。突然,他的头脑中闪过另一个念头:老师们看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会怎样呢?于是,他决定“考考”老师:请你猜猜这是一封什么信?

  校长接连问了8位教师,既有中年教师,也有刚进校园的年轻教师,其中不乏骨干教师,结果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都认为是家长的告状信。

  “这是一封举**,我一看到这样的信就胆战心惊。”“举**,又是哪位家长对老师有意见,给你反映情况吧。”“近段时间我没犯错吧?”“是封举**无疑。哎!是谁又引爆了‘定时炸弹’哦!”……

  8位老师都判定这是一封举**,竟没有一个人想到是一封表扬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新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为什么一封信让老师如此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答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那就是家校之间的不和谐。家校之间的互不信任,让教师不自信,畏首畏尾,放不开,做事小心翼翼。在教育学生时,总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敢创新、创造,导致教育存在真空地带。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成为一个高风险职业。事实上,教师和学生成了最终的受害者:教师压力大心理健康受损,学生只能得到“中规中矩”的教育。

  从故事上升到话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提炼主题”。通过这种提炼,一个故事的价值就会被放大很多倍。针对这篇文章,《中国教育报》还十分罕见地加了欢迎读者就家校关系发表观点和讲出自己故事的《编后》。这篇稿子当年还获得了《中国教育报》年度好稿一等奖。

  第四、把一个定势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记者采访,大多数时候接触的都是教育故事,很少深入课堂。当然,这是因为教学故事比教育故事更枯燥,更难写好。但是,要写好一个教学故事的基本原则跟教育故事也是一样的。别人都这样上课,偏偏你想到要那样去上同样的一堂课,那么这堂课就具有了写作的价值。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

  去年年底,我听了三位校长的语文课。在他们当校长之前,都是省内知名的语文教师。其中,一节是《再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群五年级的学生,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他们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这位校长为什么要给五年级学生上二年级的课?

  课堂的刚开始,校长让学生们再读一遍课文,带入自己的感情,想象书中描绘的场景,然后用最简短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之后,校长向学生提问:“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们轻车熟路地回答:“做人要诚实。”

  我想,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这堂课的,将这篇课文的主题归于“诚实”。但是,这位校长并不打算按照老的套路来上这堂课。

  课堂上,这位校长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再读这篇课文。”他告诉同学们,在美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这篇故事,但是中国的教材将这篇课文编入《诚实》单元,而美国教材却把它放在《勇气》单元。“为什么呢?”校长要求学生再次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恩能够表现孩子“勇气”的句子,体会美国编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同学们纷纷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描绘的“别的孩子都抱着各色各样的花朵来到王宫,只有一个孩子手里捧着的是一个空花盆”,体现了那个孩子的勇气,“他有勇气拿出自己的空花盆”、“国王的命令是要用花籽种出最美丽的花来,他没有做到”。

  我们《教育导报》的记者对三位校长的课堂都做了报道。但是,我觉得唯有这位校长的课堂才真正具有了很高的写作价值。从“诚实”到“勇气”,这是把一个已成定势的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座的很多老师应该都会有这样的实践经验,都有这种从一个境界上升到一个更高境界的教学体验,如果用恰当的故事描述出来,就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教育故事或教学随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2911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