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陈丹青思想着的画家的名人故事(4)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来世投胎,我愿在上海,但不是今天的上海。”陈丹青指的是一个艺术的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岂止是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在亚洲也独执牛耳。中国现代电影史、油画史、音乐史、戏剧史、广告史和一部分文学史翻译史出版史及所谓文化产业史,差不多就是‘上海史’”。在陈丹青的印象里,尤其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文化的上海逐渐凋败了。他认识的几位文艺朋友在九十年代末兴冲冲去上海闯,不久又回到北京。搞文艺的不愿进来了,在上海的人也不愿出去了。而他们那时候都愿意出去,知青一代画家,有多少是从上海出去的?“这些年我招生的时候,很关心有没有上海的学生,请他们举手,结果几乎没有。”这使陈丹青感到怅然。

  关于《西藏组画》:未完成的误读之作

  1980年10月,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展上引起轰动,日后与罗中立的《父亲》并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逐渐变成一段神话。而在《西藏组画》声名大噪之际,陈丹青离开了中国。此后,他成为中国艺术青年遥远的楷模。2000年,陈丹青回国任教,闪耀的光环使今天的公众很难看清他的真面目。在看过批评家努力建构《西藏组画》的神话文字后,令人释然的是,陈丹青对自己的历史保持着隐忍、理性而诚实的态度。

  “我画西藏组画时只想画得和米勒一样,追求我心目中法国式的现实主义。”陈丹青说,“我对西藏既不了解,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当年我把西藏的视觉经验当作法国绘画的替代,那是一种故意的误读。历史常被误读,西藏组画被神话,也是出于误读吧。”

  “作为影响,假如真有影响的话——《西藏组画》是失败的,至少是未完成的。我们因缘际会撞上时代,但没有延续并展开当初的命题,构成坚实的文化脉络,就像第五代导演个个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我们全都来自断层,没有欧洲人的深厚背景与文化准备,九十年代的创作理应超越我们,我想,其中凡是不受影响的家伙,才真有出息,例如艾未未和刘晓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6412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