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别样广州游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别样广州游散文

  (一)一座古祠堂,别样感觉新

  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广州,每次去广州乘地铁到荔湾区政府办事都要经过陈家祠站,一来二去的就对“陈家祠”这个地产生了浓厚兴趣,望文生义,想这陈家祠一定是个负载了什么来由、传说、或文化的所在,便问朋友。果然,一说陈家祠,朋友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你没去过陈家祠?真是可惜了!陈家祠离我们这不远,就在中山七路广场附近,这个祠堂原名陈氏书院,清代宗祠,规模宏大,装饰讲究,是我们广州最富有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清末民间建筑。去看看吧!肯定获益匪浅!”

  朋友一席话让向来喜欢寻幽访韵的我坐不住了,决定趁工作之余猎奇观赏一番。一日,从荔湾区政府办完事出来,在大排挡简单吃点东西后,我就约了朋友直奔陈家祠,远远循着大理石门上“古祠流芳”四个字走过百花争艳的广场就到了古色古香的陈家祠。

  眼前的陈家祠堂完全套用我国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由几个大型的四合院将大小十九座建筑联为一体,形成了以中轴为主线,外设厢房的严谨独特的对称布局,具有浓郁的南方书院的鲜明特点。朋友说:“‘深三进、广五间、九堂六院’这十个字是陈家祠堂建筑的精髓所在,它的建筑文化都囊括到这九个字里了。”我接应:“九堂六院我能够猜出个大概来,这‘深三进、广五间’我就不知其然了。”朋友呵呵一笑:“我也只是听人这么说而已。大概是指房子深度与宽度的把……”

  陈家祠堂荟萃了岭南民间文化与建筑特点,因“三雕二塑,一彩绘、一铁铸”的装饰特色著称。三雕指砖雕、石雕和木雕,两塑指陶塑和灰塑。三雕以木雕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它汇聚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走进第一道门,梁架上便雕有“王母祝寿”、“践士会盟”、“尉迟公争帅印”等故事。其中以《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大宴群臣为题材的雕塑最为形像、生动。简直能看到稳坐铜雀台之上的曹操心中对三足鼎立形势的隐忧!校场武士精神抖擞,能够让人感爱到这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够把握乾坤。徐晃和许褚为一件锦袍争夺得难解难分的动作雕刻得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也生动传神。陈家祠堂石雕材料多采用麻石,可能是因为南方气候潮湿,而麻石耐酸碱、耐腐蚀的原因吧!这里所有建筑的廊柱、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都是清一色的麻石。门口石狮子也由麻石雕琢而成,这个线条简练,神态祥和,颜容端庄的瑞兽令人叹为观止。砖雕作品遍布陈家祠堂每个地方,每一个作品都让人赞不绝口。

  灰塑,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渊源甚早,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多在房屋的瓦脊和院廊上。据说陈家祠的灰塑是一位南海艺人所作,因风雨剥蚀,曾一度淡去艳丽色彩,经其后代修补恢复如初,工艺更为精细,立体感超强、色彩更加艳丽。至于铁铸艺术,我不懂,也不敢班门弄斧,以免贻笑大方。呵呵。

  陈家祠壁画和楹联既彰显了我国浓浓的传统文化,又渗入岭南文化因子,令人浮想联翩。东西厢房壁画创作了不同的人物传说,有王勃滕王阁挥毫作赋、玄宗华清池夜宴李白、东坡西子湖泛舟碧浪,等等。楹联则体现了祖先文风宏业的理想和愿望,表达了后人对先祖的颂扬追思之意。

  和朋友沿着弯弯曲曲的`走廊,依次走进每一个房间,仿佛正行走在晚清时代,行走在那个岁月里,聆听先人播声南洋、弦歌强国的心声。面对这座器宇轩昂、庭院宽敞的建筑,面对这些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铁铸,壁画、楹联艺术,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思想。陈家祠堂经过百年风雨,仍是那么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这是一座充满了历史底蕴的建筑,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画中人物,都会令人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辉煌与厚重,令人油然产生自豪情怀。

  等到从祠堂里出来,我的猎奇心理已荡然无存,满眼满心都是敬重与崇敬——灿烂的神州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在南国,在珠江边,有那么一座书院,连接大江南北,传播华夏文化,承载大河文明,美哉!壮哉!

  (二)一条大江流,别样风情存

  来到广州,不可能不看珠江水。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又是城市、民族的魂魄。依山傍水,临水而居,是中国人最崇尚的福地,广州就是珠江边的一处福地。

  在广州漫行,不管沿江路还是滨江路,无论二沙岛还是一沙面,奔腾在你面前的波澜壮阔的江,始终都是珠江。

  轻轻走近珠江,走近这生命之水,静静聆听承载着无数爱与愁的珠江水,聆听它们日夜不息地吟唱着的岁月之歌,会滋生无数诗情。

  珠江边除了水就是不同年代、不同风情的新老建筑。从清康熙二十四年起,清政府就在广州便设立了广东海关,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之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珠江边上就逐渐出现了融合中西的楼群。其中包括已作为文物保护的“粤海关”大楼、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楼、南方大厦大楼、爱群大厦等。这些大楼涵括了当时当地政府大部分职能,从邮政、商业到旅游,足以见证当时广州人敢为人先的开放精神。这些大楼都坐落在珠江边上,历史沧桑赋予了它们独步古今的文化色彩,成了珠江独特的文物风景线。

  一条珠江,两样风情。新地标的小蛮腰处灯火辉煌,绚烂了无数游人的心情。来到广州,不能不领略珠江一夜游,尤其对外地人来说,这是必选项目。广州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生命最真处就是对珠江的鱼水情,以至于他儿子的满月宴都是在珠江游轮之上举行的。他说:“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我们听着珠江涛声长大,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同她融在了一起,所以,在珠江上为儿子举行满月庆典,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会为孩子带来一生好运……”

  是啊!这一江文化确实令人寄情无限,珠江一夜游我没有尽兴,第二夜依然流连海珠广场。跟着朋友到了猎德菜市场,只见一处水产店聚集了百十多号人,感到新奇,便凑过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这里都是佛家居士,他们在此购买活鱼去珠江放生。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情,于是,我便随着他们的善心到珠江边,我们从大元帅夜出发,一路上浮光掠影,喜气洋洋的气氛弥漫在大江,弥漫在珠江的涟漪里……

  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似乎感觉到了真诚的善良,在狭窄的水袋里静静地期待着新生。那些佛教信徒将鱼儿一条条放入水中,但鱼儿并没有人们期待的随江涛入海的那种欢快姿态,而是不离江边,似乎有什么新的期待。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叹息:“鱼儿也知道珠江的水质不如从前了,它们也和人类一样需要纯净水……”

  沉重的叹息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珠江也到了该整治污染的时候了。毕竟,它是母亲河,是广州人民的母亲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27717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