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牛汉的一首代表诗歌。“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诗人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段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负有表现力的语言。

  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了现代诗歌,对诗歌的学习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这样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诵读品味诗歌,鉴赏诗歌形象,在朗读中感悟老虎不羁、不屈的形象。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及感情,欣赏品味关键语句。

  能力目标:1、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诗歌语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景,体会作者思想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我将朗读作为贯穿始终的教学手段,采用自由读、听读、默读、齐读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品味语言,获得启示。

  2、自主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知道学生自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享受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读写结合法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想象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和“老虎 笼子 带血的趾爪 梦”四个词语

  请用一段话描述这幅画面,用上提示的四个词。

  导课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我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用一段话描绘视频内容,要求用上出示的几个词语。这个设计,直观形象地把学生迅速带入了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奠定了悲愤的情感基调。同时,关键词的出示既降低了学生说话的难度,又引出了本课的内容,可谓一箭双雕。

  (二)朗读诗歌,把握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诗中的华南虎有着怎样的遭遇?

  2、听课文录音。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华南虎的形象。

  谈感受:我觉得这是一只 的华南虎。我是从“ ”看出来的。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自由朗读和听读中对文章内容和情感有初步的感知。

  (三)自主学习,理解主旨

  <一>形象探究:

  1、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在文中圈点批注)

  2、对这样一只极富个性的华南虎,“观众”和“我”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把握华南虎的形象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设计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并加以提炼概括,可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了解“我”和“观众” 对 华南虎的态度是一种对比,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二>、理解主旨:

  1、了解象征手法

  2、了解写作背景

  3、理解主旨:

  以上三个步骤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就做到了水到渠成。

  (四)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把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2、交流探讨

  3、学生有感情诵读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华南虎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环节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独特的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倾听者,在师生交流中扮演着朋友的角色。

  (五)以读促写,获取启示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想对华南虎说点什么呢?请用“华南虎,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巩固,更是一个提升。学生既能领会人生的哲理,学习作者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也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赋予它时代意义,懂得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不屈服、不迷失。这正是学生学习本文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说板书

  一篇优秀的课堂板书,可以显示文章的结构骨架,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的板书简洁而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绘“虎”:形→ 神 粗读——形象(象征) 诗歌 学“虎”研读——观众、铁笼、我(对比) 不屈困境 渴望自由 品读——主旨 说“虎”——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2840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