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6)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8

  一、 教学内容:

  一年级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11课。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处于第三单元爱心行动篇。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现在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人关爱,不知去爱别人的现象,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编排了《小手拉小手》、《关心老人》、《关爱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四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让他们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的成长。《小手拉小手》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三、 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学期,班级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活动,班级即将成立互助中心。前期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爱心标志,制定了成员守则。这节品生课,就是与班队活动相整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怎样互帮互助,明理导行,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即以活动促教学实效,以活动促自主发展。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及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爱同学、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了解并学会求助他人时要用的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呈现课堂学习中的一个困难,忘带画笔。这一小困难,如何解决、如何向同学求助。别的同学又如何帮助解决困难,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二)——爱心互助,行为辨析

  通过“忘带水杯”A、B两组情景剧的辨析,“一把雨伞”小组讨论后的几种不同做法与结局,进一步明确“求”要有礼貌,“助”要尽我所能。

  活动(三)——情感热线,升华道德

  以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形象“爱爱鸽”做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启发学生交流,说出助人后的快乐和被人帮助后的幸福,被别人帮助和助人后的感受,只是表述出来才能升华为道德的内驱力。

  活动(四)——成立互助中心

  表演唱《小手拉小手》,上口的儿歌,表达了被人帮助后的快乐感受,通过吟诵儿歌,既把本课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又整理了全课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又深化了示题。最后老师推出 “爱心花”,同学们可以把平时帮助别人的事添入每一片爱心花瓣,真正使互帮互助之风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五、 教学反思:

  要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思品课的弊端,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就必须让我们的课“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做才可能达到此项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在本堂课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巧妙活化教学素材。新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的活动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所以我们应该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例如通过创设“忘带画笔”这一生活情境,让“爱心”回到生活,回到课堂、回到身边。增强了学生兴趣,体验到“爱”的乐趣,充分提高了学生体验的主动性。

  (二)、灵活选择活动形式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忘带水杯”两组情景剧表演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感悟,辨析小品中两人言行,展示出学生对别人的爱心,对生活的感悟,甚至把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融为一体,实现生生互动的自我教育目的。品德与生活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能力、表演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把音乐、班队、品德进行有机地整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看来,教师巧妙选择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到新鲜,得到锻炼,让课堂充满活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注重课后活动延伸。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师虽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了生活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道德行为准则,但是事过境迁,学生往往会淡忘课堂内所要求的。所以我们教师应把视线转移到家庭、社会中,与家长携手并进,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全课尾声中布置与同学共同填写“爱心花”图:把每天为他人所做之事填入到花瓣中,并将此项习惯持之以恒,使活动真正开展起来,以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Recycle 2 第一课时。 Read loud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a。能够完成Read aloud部分的活动,复习巩固Unit4—Unit 6中所学的主要语言。

  b。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c。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d。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进行角色表演。

二、教学重点:

  1。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难点:在语境中理解新词total、quick和情景语言They look hungry。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情境创设法及多媒体辅助法,坚持以话题为核心,采用任务型活动安排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和复习(Warm—up and Revision)

  安排chant 和Let’s sing

  既复习了旧知,也操练了本课重点句型,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也是通过TPR活动让学生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为英语学习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在歌曲中复习本单元的句型和单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引出新知,也为本课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三) read aloud。(对话处理)

  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对话能力,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采取全班小组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更好的巩固了本课时的对话内容,也为小组合作表演打下了基础。

  (四)Practice

  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和主要句型,我采用了各种形式上的读:小组读,跟畅言读。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更好地巩固了本课时对话内容,也为小组合作表演打下了基础。

  为了更有效地巩固所学语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表演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训练其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精品】心情日记范文锦集8篇

2.【精品】小学日记范文锦集8篇

3.【精品】简易合同范文锦集8篇

4.【精品】单位合同范文锦集九篇

5.【精品】心情日记范文锦集9篇

6.【精品】单位合同范文锦集6篇

7.【精品】心情日记范文锦集6篇

8.【精品】安装合同范文锦集8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2840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