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测试题及答案(4)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2009重庆理)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考查绝对值的意义、函数的概念(或数形结合),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答案:A.

  解析:∵表示数轴上坐标为的点到坐标分别为的两点的距离之差,∴对,,当时,. ∵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解得,或.

  4.(2008海南、宁夏)已知,则使得都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恒成立的不等式问题的处理方法.

  答案:B.

  解析:由得,,即,∴.∵此式对都成立,又∵,∴.

  5.(2010四川理)设,则的最小值是( ).

  A.2 B.4 C. D.5

  考查目的:考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当,,时,取得最小值4.

  6.(2010重庆理)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

  A.3 B.4 C. D.

  考查目的:考查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答案:B.

  解析:原等式可变形为,整理得,即.又∵,∴,当且仅当时取“=”号.

  二、填空题

  7.(2010福建理改编)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平面区域与关于直线对称.对于中的任意一点A与中的任意一点B,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___.

  考查目的: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以及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答案:4.

  解析:由题意知,所求的最小值,即为区域中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的两倍,画出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可以看出,点(1,1)到直线的距离最小,故的最小值为.

  8.(2007福建理)已知实数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

  考查目的: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答案:.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的几何意义可知,现行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7,在点处取得最小值-5,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9.(2012江苏卷)已知函数的值域为,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值为 .

  考查目的:考查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答案:9.

  解析:∵函数的值域为,∴①.∵不等式的解集为,∴是方程的两个根,∴②,③,由①③得,由②得,,∴.

  10.(2011浙江理)设为实数,若,则的最大值是 .

  考查目的: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和代数式的变形能力.

  答案:.

  解析:,∴,∴,∴,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11.(2010安徽理)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8,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考查目的: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答案:4.

  解析: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是一个四边形,4个顶点是(0,0),(0,2),(,0),(1,4).易见目标函数在(1,4)处取得最大值8,∴,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的最小值为4.

  高一数学:不能盲目搞题海战术

  【摘要】数学的学习不像文科要死记硬背,学好高中数学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课本上的基本公式,熟练运用,才能解考试过程中的各种题型。

  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出现学习数学困难的现象很普遍,原来初中阶段学习好的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面对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学生首先应该查找自己学习困难的原因。比如说有些学生盲目依赖老师提供的模式去做题,忽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陷入题海;有些学生做题时卡壳也不找问题所在;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松懈……正确的方法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上变化大,数学语言抽象化的程度突出,思维方法有理性层次的变化,知识内容整体数量剧增。高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学生千万不能落下,应提高学习效率,注意知识迁移,听课时抓住知识本质。想学好高中数学,高一阶段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学习应该有计划,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做题时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老师。

  学生学好数学还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算能力,到周末把一周学习的内容有系统地小结。通过做例题找出自己与例题解题方法上的差距,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没懂的地方标记下来,单独问老师。

  反复阅读教材,强化记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定义。一些学生对于基本概念掌握得不牢固,所以做题速度慢。有的学生想在高一放松一年以后再好好学习数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需要学生三年学习的知识只用两年来学习,到高考答题时一定会有漏洞。

  > >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最容易遇到的障碍

  【编者按】高中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最容易遇到的障碍”,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通过初升高的选拔考试后进入高中学习,但进入高中后不久,很多学生(既便是重点中学学生都一样)就感到很不适应,面对许多学习障碍和挑战,对考试成绩很不满意,感到迷惑,不知所措,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学科表现得较为突出,而在这些学科中又以数学科表现得最为突出,一般情况下,一期下来以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种“麻木”和“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对数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说不是迫于高考的要求和教师的及时引导,对数学科产生厌学情绪的人将会更多。

  1、影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根据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教学现状、高中规模的扩张等,我个人认为影响高一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不够;心理准备不充分,心理承受力不强;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影响;初、高中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法的强烈反差;高一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57370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