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方法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生岁直子 () 室无完器 ()

  假五六猫 () 购僮罗捕之 ()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意何在?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a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

  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2)悔不穷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14.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0.《诗五首》同步练习

  一、1.zūn zhù wù bì c?n shēn qiú qīn hài

  2.①构筑房舍 ②这样 ③渡 ④渐近 ⑤沙漠 ⑥花

  3.①悠然见南山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愁云惨淡万里凝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4、C 5、B 6、D 7、C 8、A 9、D 10、C

  二、(一)1、描写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眼睁睁看着自己所建的浣花草堂为风所卷,心里七上八下,孤独无助,自己也变得像飘忽不定的茅草了。

  2、叙事句:“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叙述群童抱走茅草,喝止不住的事情,自己叹息天不如意,叹息人也不体贴。

  3、抒情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个人身处逆境 的时候,把个人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出现,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充分体现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4、诗中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不顾个人安危,想到了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歌字字从肺腑中流出,有真情实感。

  (二)1、①铁甲编成的战衣 ②织锦的被子

  2、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

  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4、送别

  5、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

  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6、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7、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三)1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6.孤独(凄凉、失意等)

  17.哪一句都可,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

【语文方法答案】相关文章:

1.《幸福的方法》语文阅读和答案

2.语文写作开篇方法3.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4.语文练与测试答案

5.语文试题及答案

6.小升初语文测试及答案

7.小升初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8.语文作文写作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30548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