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二期末考试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二期末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路透社伦敦1月1日电]研究人员今天说,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形成自从1990年以后就下降到了40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对全球大洋来说是个糟糕的迹象。

  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的格伦迪阿思和同事说,这种趋势会威胁到多种依赖珊瑚礁生存的海洋生态系统,同时还表明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类似生物体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分布群,这片区域与全球的其他类似珊瑚礁区域一样,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威胁。

  研究人员在《科学》周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生物体对于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网络的形成和运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生产能力的急剧变化可能已经迫在眉睫。”

  珊瑚礁就像连片的石头园林,是珊瑚虫这种微型生物形成的脆弱海底结构,同时也是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繁衍生存和躲避敌害的重要场所。

  珊瑚礁还能保护海岸线,为千百万人提供关键的食物来源,同时还能吸引旅游者。另外,珊瑚礁还有可能为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新药研制提供潜在的物质储备。

  迪阿思领导的小组研究了69片礁石区域中的328个大型珊瑚聚集群,发现珊瑚结构组织的记录显示,整个大堡礁区域的珊瑚群的钙化(碳酸钙沉积)自从1990年以来已经下降了13.3%。

  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海水酸度升高和碳酸盐含量下降,共同造成了珊瑚形成速度的下降。这种下降是近400年来未见到的。

  研究人员说:“证实这种下降的原因应当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项。”

  在热带地区的海洋底部,珊瑚分布的面积大约有40万平方公里,但是这种生物需要持续的阳光、温暖的海水和大量碳酸盐才能够繁衍成长。

  (选自《参考信息》2009年12月3日第7版)

  1.对珊瑚礁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珊瑚礁像连片的石头园林,是珊瑚虫这种微生物经钙化而形成的海底结构。

  B.珊瑚礁也是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繁衍生存与躲避敌害的重要场所。

  C.珊瑚礁不仅能保护海岸线,吸引旅游者,还能开发成为人类新的食物源。

  D.珊瑚礁有可能成为人类攻克癌症和其它疾病的药物来源。

  2.对原文相关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发现珊瑚形成速度下降并证实其下降原因是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的格伦迪阿思研究小组取得的成果。

  B.珊瑚礁的形成速度自1990年以来一直处在比正常情况低13.3%的水平。

  C.在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全球海洋生物可能即将出现新的多样性变化。

  D.珊瑚只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的海洋底部。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全球冷暖周期发生变化,从全球变暖转向全球变冷时,珊瑚礁会加速生长形成,因此,珊瑚礁最终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B.过多人类活动的干扰,必将影响珊瑚礁的正常形成与生长。

  C.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珊瑚群,而且影响到了全球类似生物体,甚至其它海洋生物。

  D.珊瑚礁一旦消失,将改变海洋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结构,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将失去生存繁衍之所,也将伴随它而消亡。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论范增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②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杀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卿子冠军:宋义.义帝任命的上将军.直接领导项羽、刘邦。号辫子冠军.在领导起义军救赵时。因坐观秦军圈赵被项羽矫命所杀。②义帝:项粱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义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秘密的交往

  B.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职分,职责

  C.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  提拔,选拔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可以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范增离开项羽的好时机和能成为大丈夫的一组是(   )(3分)

  A.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    而欲依羽以成功

  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增之去。善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怀疑,并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一怒之下,离开项羽,要回彭城。

  B.项梁、项羽之所以能迅速兴起,是因为项梁他们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帝;而其他诸侯之所以背叛项羽,是因为他弑义帝。

  C.苏轼认为义帝单单派遣刘邦先入函谷关却不派项羽,在众人之中赏识卿子冠军宋义,并提拔为上将军,这样做是不贤能的。

  D.苏轼认为范增已经七十岁了,与项羽的关系和谐就留下辅助他,不和谐就离开他,不在此时明白离开和留下的道理,却想依赖项羽成就大业,这实在是浅薄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3分)

  译文:

  ②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4)

  译文:

  ③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3分)

  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31008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