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育孩子的作文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品】教育孩子的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父亲比做一棵大树,母亲则是一片绿草地。母亲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温情、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所不能替代的。

  有很多做父亲的这样认为:男人整天在外面跑东跑西,哪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事情。这些借口推卸了教育责任,因而父亲与孩子在一块的时间远远少于母亲,渐渐就不了解孩子。应该说,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一个都不能少,谁也代替不了谁。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互补的,都有优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比如,男性的冒险、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的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孩子可以在与父母接触当中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既勇于冒险又不失稳重,既坚定、大度又能以忍耐、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有些国家十分盛行父亲“陪产假”,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出世时就享受到父亲的照料和养护。父亲能为男孩子树立一个母亲之外的大人的形象,从而让孩子感受父子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仅有母亲的养育是不够的,父亲的参与影响孩子的交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尤其对女孩具有更大的效果。

  父爱决非母爱所能代替,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心、自信心等影响儿童,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以及不惧困难等特征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与学习,这与孩子在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的诸如关心、同情心、温和、善良等品质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共同作用,将有助于形成孩子较为完善的性格特征。

  因此,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孩子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为孩子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总是充满了期盼,从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家长就一门心思的为孩子打算,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龙成凤,所以从小就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这还能有好的效果吗?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点我教育孩子的体会。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的孩子虽是一个男孩,却很文静,坐得住,无论做什么都很专心。根据儿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常陪儿子玩积木、下跳棋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帮助他分清是非;我们还有意识的买一些简单、易懂并有插图的故事书和儿子一起看,并读给他听,培养他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儿子记性很好,听过几次的故事,就能再讲给别人听,为此常得到他人的夸奖,这极大的增强了儿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常常要求我们给他买书。儿子上小学后,学会了拼音和使用工具书——字典,我们就买一些带有拼音的儿童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儿子自己读,有不认识或不懂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弄懂,这既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又能让儿子从故事中学会一些做人处事的简单道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在我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他很喜欢上学读书,在学校表现不错,从无厌学的反映。

  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儿子上小学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温习功课。作业没完成之前,不能玩耍,也不许开饭。刚开始儿子有些不适应。从尽情玩耍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想看动画片,但我们丝毫不让步,想看动画片和玩,可以,但必须等作业完成后,我们还可以陪着玩,儿子只好照办。可小孩子爱玩是天性,当然也就难免违规,有一次放学后,路过一家商店,里面正在播放《猫和老鼠》,这下可把儿子看动画片的瘾给勾出来了,一回家,放下书包,找出碟子就开始看,一直到我们下班回家才赶紧去做作业。平常我们家都是五点半吃晚饭,六点钟,儿子看少儿节目,八点半准备睡觉。可是那天都快七点了,爷爷、奶奶早将饭菜端上了桌,由于儿子作业没做完,我们都没动筷子。儿子忍不住向我求饶。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我们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快八点钟才吃晚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完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饭后半小时的少儿节目及散步等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温习功课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温习功课,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饭前完成作业是一个硬指标,也是我们家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作业完成了,儿子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再干涉,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

  再有就是家长也应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儿子上小学开始,无论多忙,我们每天都坚持仔细地检查儿子的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让他改正。这样能让儿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重视他和他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儿子做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儿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师的教导,又有过硬制度的约束,再加上适当的奖励措施,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一直很不错。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我只能说是内心的感触吧,其实孩子并不是完全讨厌家长,只是有时家长做了一些孩子无法承受的动作,或说了些孩子无法接受的言语,所以才会导致孩子的逆返、叛逆。因为我本身也就是一个孩子,年龄也不大,而且我也很愿意安慰、开导一些同学,我发现越是家里管制严格,甚至是出言不逊、出手管制的家庭,孩子就越叛逆,他们也不想做坏孩子,其实大部分都是父母逼出来的,比如:有些孩子原本很聪明、很乖巧的,但只是因为一些孩子们认为的小失误而训斥甚至出手打孩子,那么作为一个孩子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孩子的内心不会觉得你是在教育他,而是在打他,恐吓他,久而久之,他就会对你生疏,因为恐惧已经在他的内心茁壮了,时间长了,那么他个你说的话也会越来越少,甚至是不说。如果你硬是想和他说说聊聊,叛逆的孩子会说“你烦不烦。”“你说够了没。”想叛逆却不敢叛逆的孩子表面上会说“恩。”“可以”可他的内心会一句一句的接你的下茬儿,说错了还可能会在心里偷骂几句。所以,孩子不是打就可以成才的(除了个别特殊的),有时候,适当的放手会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出气筒,不要把工作或是生活上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有的家长脾气总是很爆,一有情绪就闹翻天的那种,往往孩子在其中却是最无辜的,一生气就去训孩子,一生气就去打孩子的家长也不是不存在的,这种家长却是最常见的,因为他们认为所有错误产生的源头就是自己生了个不给自己争气的孩子,望子成龙心切人人都有,但龙不是一生下来就能成的,都是有许多的后天所培养出来的,不要去嫉妒他人的孩子如何的`好,要检讨自己为何教育的孩子不如他人,借鉴他人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其实不是孩子不如别人,是你自己不如别人教育的好。不要把一切的错都安在孩子身上,也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孩子身上有不少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的,只是你自己从未发现过,其实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看看孩子再看看自己,你就会知道他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有时候也许只是你的一个小动作,或是不经意间的行为,孩子也会捕捉到,他的潜意识会将它记住,并跟着模仿,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习惯。如果要问孩子是跟谁所学的,不如问问自己或他人,你有没有这样子过。

  教育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不要认为自己是家长了,哪儿会像小孩儿一样成长吖,其实这样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家长在自己父母面前照样是孩子,照样在成长。所以和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知孩子为何叛逆,检讨自己去教育孩子,孩子会更快乐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41069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