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校教师教学的评价反思探讨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应重视教学学术发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指出教学成为学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一样具有探索性特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持续性反思与探究,同样需要经历选择教学课题、查找资料、课题实施以及分析和反思所得结果的过程,这和科研是相通的;第二,从教学成果来看,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同样具有适合公开评议和同行交流的特点。因此大学中理想状态是科教融合,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认识到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学术工作的一个部分。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经验显示,学术不仅仅指科研研究,教学同样具有学术特征。教学学术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学术的理解更多是指科研,教学学术的概念还未深入人心。因此,我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更多关注教学学术,加大宣传,营造重视教学学术的氛围,让政府、高校到教师都充分重视教学发展,了解教学学术并实践教学学术。

  2.教学发展项目应以一线教师需求为导向。美国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形式丰富且注重实效。我国高校要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需求推出教师教学发展活动。通过调研走访多渠道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各种活动,应以教师实际需求为导向,如果教师自身有兴趣,会大大增加活动的效果。新入职的教师,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但对教学的基本规范,基本技巧,需要加强指导;中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需要用教学比赛等措施激励他们的教学潜能,有针对性地推出活动,才能受到教师的欢迎。学校应以教师真正有需求的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学院对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打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3.重视“互联网+”教学的融合。美国高校重视教育技术对教学的促进,甚至会让教师专门休学术假,以促进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在我国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慕课等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教学新形式,正受到广泛关注。学校应以培训、比赛等形式及出台相关文件等加强教师对微课、慕课、SPOC等在线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应用。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在线开放课程、校本混合课程建设工作,逐步建设校本混合课程体系。将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重视线上线下的融合,提高教师上课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完善评价体制,构建青年教师指导考核体系。完善评价体制,包括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合理加大教育育人、教学改革研究等评价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中;完善教学激励约束机制,优化教学奖励办法,应加大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力度、教书育人模范的奖励力度,健全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基本要求和业绩考核要求,完善专任教师退出机制,促进教师切实加大教学投入。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符合不同人才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充分保障一线教学人员的根本利益,而且要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程序,创新评聘机制,逐步提高评聘资格条件中教学成果的要求,不断强化职务评聘的导向要求。

  5.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投入,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教学经费的投入。在教学经费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在保证全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加大对教学中作出特别贡献老师的奖励,增加针对教学的相关激励措施。学校应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加强教学培训设施和条件建设,支持教师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教学研讨、教学实践和专项培训等活动。学校也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青年教师导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补贴。

参考文献:

  [1]郭锋.教师发展:马里兰大学的经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熊华军.美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

  [3]冯晖.美国研究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案例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6,(6).

  [4]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6,(4).

  [5]吴振利.斯坦福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李婷婷.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

  [7]何阅雄,等.教学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阶段四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8]李明成,等.着力实践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第二篇:戈费领导力下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

摘要:英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戈费和加雷斯琼斯建立的组织领导力模型(即戈费领导力模型)中的“情景感应器”理论、“强势同理心”理论、“个性激励”理论等理论模式,为变革高校音乐教学能力培养方式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和方法。借鉴吸收戈费领导力模型理论,通过营造师生和谐文化,给予学生有距离的关爱,感应学生学习生活的诉求,激励音乐艺术个性的发展等途径构建基于教师领导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发展高校音乐教师艺术特质,提高音乐教学能力,营造积极和谐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具有有益的价值。

关键词:教学能力;戈费领导力模型;组织行为;高校音乐教学;教学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升教师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对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提升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是高等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领导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能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著名英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戈费(RobertGoffee)和加雷斯琼斯(GarethJones)建立的组织领导力模型(即戈费领导力模型),提出了组织领导行为中如何通过选择性暴露自己弱点、“情景感应器”理论、“强势同理心”理论、“个性激励”理论、展示个性特质等理论模式①。戈费领导力模型为构建高校音乐教师领导力,特别是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亲和力,树立教师权威性,构建和谐教学生态,引导学生的忠诚度等模式给予有益的指导和启迪。运用戈费领导力模型理论提升教学领导力,对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变革教学能力培养方式,提高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发展教师艺术特质,提高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营造积极和谐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提供重要途径和方法,具有有益的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10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