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和更髙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一般而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指的是个体具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概念、方法、经验等知识形成的知识子系统所构成的知识大系统。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所谓整体性指的就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所有要素应该具备集合性、层次性和相关性。而环境适应性要求个体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动态性,即不断的调整组成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或者是更新改造构成要素。

  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所谓厚基础,就是髙等工程教育既不能是满足一般学生需求的“一般教育”,又不能是过分强调专业面的很窄的专才教育,而是进行工程技术基础教育,使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程实践需要的能力。所谓宽口径,就是学生对不同工程实际的适应能力强。这是工程实际对人才培养提橱的要求。“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即是强调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和空间。

  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主体,其知识结构的模式有很多种,如“通识型”模式、“T型”模式和“复合型”模式等。在遵循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原则的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是“复合型”知i只结构模式。所谓“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指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结构。“复合型”知识结构模式包括专业模块、非专业模块、辅修专业模块。_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双学位,获得新专业的知识。经过两个或多个专业的训练以后,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和研究。

  2.专业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其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

  由于教育目标反映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对专业素质进行结构分析,将其划分为知识、技术、能力和态度四个基础成分。专业知识是指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方面认识的总体;专业技术是指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本专业某项任务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能力是指个体能顺利地完成某些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能力即指学生能顺利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态度是指学生对其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工作素质要求和现状、劳动特点、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

  3.综合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其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与培养途径论文

  自我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不断弥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决定了仅通过高等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在今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面面俱到的“全才”,高等教育只能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时代的发展呼唤“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努力来完成的。

  实践能力是指有目的有意i只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本领,即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学生要进人工程科技领域,必须从工程实践开始’以此不断磨砺自己。

  提高创新能力是增强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工程科技创新,首先必须有提出、发现和形成问题的能力。在从事设计或分析研究时,要善于发现任何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系统总结,形成完整的主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新的创新突破点。这既需要有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不满足现状的创新意识,还需要有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没有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学风,就不能抓住工程科技创新的机遇。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其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进而达到发展自我的能力。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把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通过接触社会不断培养其应变能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从生物人、自然人逐步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还涉及国际交往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一定要具有在国际上交往的能力。

  工程科技人才的整合能力,就是整合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的培养要靠团队精神。缺乏团队精神,资源很难整合。而团队精神的形成,要靠领队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有虫立思维,又是有很强团队精神的领队人。这样,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使命才能较快完成。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的骨干,在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用的同时,应具备国内与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90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