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课堂教学反馈要立足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和延伸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反馈不是简单的问题解答和检测,而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不是某一学习过程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进行总结。对概念、规律的总结,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学科语言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对方法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在归纳总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富有个性的总结,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补充,逐步完善。虽然学生总结的方法不一定很完备,但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针对自身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第二种反馈方式是课后限时作业,“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课后限时作业与传统教学的课后作业存在很大区别,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是课前制定的,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存在主观性,很难达到学生“多学”的目的。为了达到“多学”的教学效果,课后作业的命制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之后,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加深理解、深入辨析、强化应用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重复和再现。对于再次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降低难度、改变方法的措施进行弥补,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总之,“少教多学”的核心是“多学”,“少教”是相对于传统观念和传统单一讲授方式而言的。要想真正做到“少教”,教师的观念和行为都要改变,从观念上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判断及整合,探究学科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学科探究能力。在教学行为上变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机会和平台。“多学”是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使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知识的复制”和“方法的再现”。而立足于知识的探究和主动生成,也就是说预习立足于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课堂立足于在教师指导下改进探究方法,完善学科知识系统,课后练习和总结立足于初步形成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第二篇:分层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1.引言

  所谓合作学习,即通过师生间合作交流的方式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猜想,并通过适当的探究以及验证对相关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了解。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在具体教学中具有着关键的意义,需要教师在做好物理实验内容积极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恰当运用保障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2.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学生人格修养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途径。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学生主体能动性进行提升的同时获得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加,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发挥自身能力良好平台进行提供的同时使其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因此获得自身主体性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以往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教学主体,而是在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恰当的指点以及引导。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具有着氛围营造的重要作用,能够在做好学生生活关注的同时形成自信心的树立,在对师生关系进行改善的同时获得学生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以及科学价值观的树立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说是现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分层合作学习的方式

  3.1构建物理情境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情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理情境建立中,要做好学生特点的把握,即在对学生目前所具有技能、知识进行充分结合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借鉴、实验演示以及讲故事等方式导入到实验学习当中,以此使学生能够在更为主动、活泼的情境当中做好物理现象的大胆质疑,在主动、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向。如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教学中,在实验之前,由于学生在微观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学生很难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且在思维品质锻炼方面所获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对此,教师则可以先对适当的情境进行建立,通过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对菜籽的直径进行测量。当学生接受该问题之后,在进行一定的思考后则可以大致确定了该问题的解决方向:菜籽的体积较小,要想对一个菜籽的直径进行测量,可以说是非常难的。而如果对多个、比如100个菜籽直径进行测量,则可以说是该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角度。此时,学生则能够获得了问题解答的思路,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提出:方案一,用量筒对100个菜籽进行取出,根据个数同体积间的关系对直径进行获得;方案二,在完成100个菜籽体积的测量之后,则可以对其进行平摊处理,使其形成一个具有规则特征的长方向,在对其长度a或者b进行测量的同时对100个菜籽的平铺面积进行获得。之后,则根据d=V/S这个公式获得该厚度就是菜籽的直径。在学生对两种方案进行提出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即讨论哪一种方案最适合该问题的解决。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以及操作过程中,学生则可以了解到,第二种方案是较为有效的方式。此时,教师则可以将问题再一次转移到本实验的重点当中,即让学生对油酸分子的直径进行测量。由于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情境铺垫,在面对该问题时则会感觉较为轻松、并不觉得存在较大的困难,并因此开展相关实验的操作。

  3.2倡导自学质疑

  在课堂中,教师也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此使学生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以及时间对新学习到的概念进行了解,并做好事物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即要求其能够以独立的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一开始,要从较为简单、容易的角度入手,并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对问题的难度进行逐渐加大,使学生在形成阶梯型思考的同时在同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结合的基础上获得问题的提出,并能够形成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以及欲望。如在“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测速测量”这个实验中,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对速度相关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在题目提出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先以独立的方式进行实验的学习以及操作,使学生在独自对打点计时器原理进行研究的同时通过说明书以及相关内容的阅读研究对打点计时器不同零部件的名称、原理、内部结构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解与掌握。通过该种方式,学生则能够从研究当中了解到,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应用中所使用的为交流电源而非直流电源,能够更好的对其周期频率进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能够对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获得了实验原理的掌握。在具有这部分基础的情况下,其则能够在后续纸袋分析工作中较为清晰的对已经编号完成的纸袋进行分析,在同相关原理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对即时速度以及平均速度进行计算,不仅对该项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实验操作中的要领以及原理具有较好的掌握,且为后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小组合作探究

  在物理实验中,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教学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之前独立学习展现出的特点对合作学习活动进行选择,以此使学生能够在相互借鉴、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对物理实验相关操作进行完成。如在“电源电动势及电阻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开放性的方式开展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及学习,并在实验活动开展之前为学生对充足的实验器材进行准备:包括有开关、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以及导线等。之后,学生则能够在对自身实验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的方式对实验原理、电路图设计以及相关数据的处理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学生间一定时间的合作交流,则能够在不同的小组单位中形成自身的要点以及提纲,并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后续实验开展步骤进行一定的罗列,为后续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验中,不同小组也对积极的热情进行了较好的表现,以更为融洽、有序的方式开展实验,在不同小组间都对巨大的潜力进行了发挥,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制作:有的小组对伏阻法进行了应用、有的小组对伏安法进行了应用、有的小组对公式法进行了应用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都体现除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在相互间对框架实验报告进行建立的同时对其中相关原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且在数据采集方面也以细致的表格设计对其进行体现。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进行了清晰的掌握,并因此获得了更为细致的研究效果。

  3.4展示评价方法

  在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实验研究时,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做好协调以及主导工作,即在将不同小组实验情况进行积极汇总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小组以及学生的学习评价,以此帮助学生能够对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建立。在评价工作开展中,要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引起重视,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方式的应用对不同该小组存在的不足以及优点进行正确的指出,以此帮助学生在了解到自身存在不足的同时能够对其他小组、成员的长处进行认真的学习以及借鉴,并因此获得自身认知水平以及合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如在“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描绘”这个实验中,在完成小组实验操作之后,则需要由不同的小组对实验报告进行及时的上交,并进行相互间的交流评价。对于不同的小组来说,需要派出代表对本实验的原理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根据实验结果以及误差做好分析工作,而在具体试验中,如果哪一名小组成员出现操作方面的失误、或者设备等发生故障问题,也需要及时做好分析。当实验完成、且小组对相关内容完成阐述之后,教师则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行自评以及互评,在对对方优点、不足进行指出的同时对改正的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可以说,通过该种小组讨论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帮助不同小组学生对组内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发现的基础上实现重点问题的把握以及问题的及时解决。根据焦耳定律,如果灯泡通过电流的数值较小,灯丝热量则不足以提升其温度,也不能够使小灯泡发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学生通过对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改变形成对电表读数规则的了解,并作出了详细的数据记录,通过该种相互交流方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形成物理知识、方法以及相关事项的正确掌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594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