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制造业审计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制造业审计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塑料工业产业聚集趋势明显、规模企业数量的增长,产业结构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调整,且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何准确评估企业的涉税风险,成为塑料制造业一个重要的审计项目。本文结合塑料制造行业的特殊性,分析了塑料制造业生产与销售循环存在的主要涉税风险,提出了现场审计方法。

 关键词:塑料制造业 税收风险 审计

  目前,塑料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类别、生产工艺流程不同,机器设备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现象是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成本核算不规范。大型塑料制品企业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大、内部管理规范、销售渠道正规的特点,其收入确认较为规范。但小型塑料制品企业,特别是日用品企业,普遍存在销售不开发票、现金不入账现象。由于塑料行业生产经营具有分类细、门槛低,原材料名称复杂、价格波动大,品种多、计量方式多样,存货周转期短,生产损耗小的特点,往往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两极分化,带来行业所特有的税收风险。本文针对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寻求内控测试的要点,探讨涉税风险及审计方法。

一、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内控测试点

  (一)生产循环的内控测试点

  生产环节的内控测试对于采购环节、销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内控测试的关键。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判定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金额是否准确、是否有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由于生产循环包括存货的管理和生产成本的计算等,即领用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分摊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核算销售成本;核实实际工时,计算应付工资等,所以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是“穿行测试”法和存货盘点法。生产循环中每个月的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一致,审计人员可以随机抽取某月材料,按照其成本核算过程,了解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及产品生产周期,测试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抽取主要产品进行存货盘点,审核账实是否相符。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测试要点不同。审计人员可以参照原材料投入产出法、称重法、能耗测算法等行业审计模型,选择主要材料或几种材料作为投入产出的计算依据来判断成品量,结合能耗计算生产量。

  (二)销售循环的内控测试点

  销售循环内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测试企业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销售费用列支是否合理。主要包括向顾客收授订购单、核准购货方的信用,装运商品等环节。可以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进行销售收入截止性测试。即审计人员选取一定的样本量,遵循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交易轨迹进行测试,了解企业的销售模式,判断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销售费用归集是否合理,并通过销售收入截止性测试,审核企业有无不做销售、迟做销售的现象。对于一些日用塑料品应该特别关注,重点审核其销售渠道、销售的收款方式,对其现金日记账也应该重点审核。

二、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涉税风险及审计方法

  (一) 涉税风险

  1.生产循环的涉税风险。

  (1)塑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废品、残次品等,企业一般将其回收使用,往往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回料的数量和成本,而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逐步消化,在当期就全部归集到当月产成品成本中,造成成本核算不真实。

  (2)混淆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分类,导致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应列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购进物料随着领用环节而进入成本费用,造成费用的提前扣除从而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成本核算混乱,未按规定归集核算成本。虚列工资及福利费等,任意结转生产环节的成本费用,利用待摊或预提的方式人为调节产品成本及管理费用,造成收入与成本不配比,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销售循环的涉税风险。

  (1)企业不及时结转销售收入,推迟销售时间实现;通过往来科目将已经实现的收入长期挂账,少交税款;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等收入减项不能正确及时入账,企业的税务处理不规范。

  (2)企业可能存在关联交易不遵循独立企业交易的原则,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现象。通过关联交易,在享受所得税优惠期内人为的增加或减少销售收入或利润,从而达到调节不同优惠期利润的目的。

  (3)企业销售的残次品、下脚料的收入不能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而以现金形式入账或进入小金库;企业采购原材料使用的包装物,如:塑料桶、铁桶以及塑料包装袋等,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后,往往将这些包装物直接作销售处理而不入账,不申报纳税。

  (4)企业可能存在以物易物交易,不按销售进行税务处理的情况。

  (5)企业的销售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能存在问题。

  (6)用于广告、样品、展览的产品直接列支销售费用,不交纳税金。

  (7)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增值,进口塑料原料的价格比国内原料价格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部分塑料企业进口塑料原料加工成产品销售时,人为虚报进口料件核销数量,从而将虚报数量和实际数量的差额部分加工成产品后,直接销售不入账,这样既偷逃了增值税又偷逃了进口关税。

  (二)审计方法

  1.生产循环的审计方法。

  (1)结合“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等科目进行审计。获取或编制生产成本分析表,分别列示各项主要费用及各产品的单位成本,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将其与预算数、上期数或上年同期数、同行业平均数比较,分析增减变动情况,若有异常变动,查明原因。审查“生产成本”明细借方的有关内容、数据,与对应的“原材料”类账户贷方内容、数据核对,并追查至领料单、退料单和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凭证资料。

  实施截止性测试抽查领料单、生产记录、成本计算单,结合原材料的单耗和投入产出比率等资料,检查领用的'主要材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耗用的相一致,是否将不属于本期负担的材料费用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本,特别应注意期末大宗领用材料。抽查材料费用分配表、领料单等凭证验算发出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重点核实材料费用的分配对象是否真实,分配方法是否恰当,以确认材料费用分配是否合理。   (2)结合“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科目进行审计。将生产部门的产量统计表、“库存商品”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及仓库部门的保管账的借方数量相核对,审查是否一致;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及构成项目有无异常变动,结合在产品的计价方法,审查完工产品计价是否正确。通过上述审计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多列支产品成本的现象。检查库存商品的贷方发生额,关注非销售领用成品的业务,并追查原始单据,对借方科目为往来科目和现金科目的记录,应审核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特别是日用塑料产品应重点关注其成品的领用部门及领用目的,判断是否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同时,通过某个产品的存货盘点,审核企业存货记录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并判断企业有无已销售未开票不做销售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0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