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文: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言语性”对语文课程的其他一般属性具有理论上的包容性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但工具性要依赖言语性来实现。工具不被运用,工具的价值为零;语言不被运用,语言的价值为零。不从言语的角度(语用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语文,语文教学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告别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旧模式。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但人文性要依赖言语性来实现。语言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它一经创造便具有了独立性,它可以脱离个体的人而存在;言语是一个心理语言学概念,它和言语的主体以及主体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等人的因素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是工具,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有人文性,但语言的人文性要小于言语的人文性,因为工具就是工具,载体就是载体,它的人文性要在工具和载体的运用中(即在言语中)实现。抛开了言语性,语文的人文性将大大削弱,离开了言语理解和言语运用,语文的人文性将淹没在工具和载体之中,淹没在符号的外在形式之中,难以浮出海面。

  语文课程具有知识性,但语文课程的知识并不应该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由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的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而应是关于语言运用的实践知识,是一个由语言运用者、语言运用环境和语言运用作品构成的动态体系。语文课程的知识就总体上讲,要么应该是为言语服务的,要么本身就应该是言语知识。

  语文课程具有基础性,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并不专指语言文字的基础性、语言文学的基础性、语言文化的基础性,它的核心是言语的基础性。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即大纲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提高文化品位等则是从属于这一根本目的的派生性目的。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言语的综合性,然后才是其他语文元素(如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知识、能力等)的综合性;其他语文元素的综合只是语文的表象,言语的综合才是语文的本质。

  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语文实践的核心是言语实践,语文参与社会生活必须以言语实践作为基本方式,否则就不是语文的实践。

  以上足以说明“言语性”具有强大的理论包容性,这是“言语性”丰富内涵的又一种表现。

  五、提倡“言语性”的意义

  “言语性”的内涵既丰富又明确单纯(其明确性表现为指向可见可感的“言语”,其单纯性表现为仅仅指向“言语性”而不是两种甚至三四种性质的综合),在它的指导下,既可以构建语文课程的宏观框架,又有利于语文教师贯彻实施。提倡“言语性”,对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时而工具第一,时而思想至上;时而文学第一,时而文章至上。专家们论战不休,老师们无所适从,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不清,没有从语文本身的内涵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去研究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语文的认识偏离了语文本身的特质;要么搞折衷主义的所谓综合,结果油是油,水是水,难以有效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而语文的“言语性”则使我们明确了语文的内涵、语文的教学目标、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施方式,为我们构建出语文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言语性”所指导的语文教学是可以操作和可以实现的,它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更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言语性”的语文课程性质观能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中形成共识,语文教学一定能少一些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错位,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 余彤辉《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之鉴”栏目的“主持人的话”,载《中学语文教学》2001.10.

  ③ 王尚文《语文学科的性质之谜》,载《语文学习》1996.11

  ④ 龚向明《讨论语文学科性质的立足点》,载《语文学习》1997.4

  ⑤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⑥ 转引于余彤辉《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之鉴”栏目的“主持人的话”,载《中学语文教学》2001.10

  ⑦ 刘占泉《汉语文教育的战略转移》,载《中学语文教学》2002.2

  ⑧ 唐建新《烙上了世纪初的印记》,载《中学语文教学》2002.2

【论文: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相关文章:

1.语文论文: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

2.言语论的高中作文

3.言语论800字作文

4.新大纲中语文课程的应用性论文

5.论《边城》的理想性

6.论莱布尼茨认识论的调和性论文

7.初中作文:论狼性

8.言语人生论的散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70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