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艺创作下文化品牌建设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辽宁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互动发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品牌意识薄弱

  辽宁文化基础雄厚,特色文化品种丰富,在文艺创作方面,诸如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成绩显著,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不论是文学著作还是民间工艺都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是,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艺作品量多繁杂,但是缺少代表辽宁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缺少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很多文艺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局限在某一或几个县城范围,跨省名气不大。通过对省内文艺资源的归纳与整合可以发现:辽宁文艺资源中有相当多的文化载体具有品牌潜质,但是其中可以成为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或不同凡响、并在辽宁文化发展建设上产生巨大价值的文化品牌,却是凤毛麟角。此外,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互动发展的认识不足,很少强调双方的共建性和关联性,创作更多地集中在创作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层面,集中于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特征,将文学创作单纯视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文化创造行为,缺乏将文艺作品视为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的意识。

  (二)文艺创作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铁岭二人转原本是活跃在东北民间的一种表演形式,因为内容贴近生活,表演方式灵活多样,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在表演过程中,有些演员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表演低俗,屡遭诟病。还有一些文艺作品存在着定位趋同,个性不明显,缺乏创新能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两个典型事例充分表明,建设文化品牌要立足长远,追求长期效益,不能只图“眼球经济”而放弃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追求。追其根本在于缺乏辽宁特色文艺资源的深入挖掘,文化品牌意识薄弱,急功近利,盲目创作。这不仅造成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短命”后果,而且使辽宁原生态传统文化面临被解构的危机,造成辽宁特色文化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有损辽宁的文化形象。所以,加快辽宁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艺生产的质量,对于辽宁文艺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互动才能双赢

  一方面,辽宁文艺创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宝藏,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是辽宁文艺创作的重要来源,也为推进辽宁省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艺创作为文化品牌的创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艺创作不仅是文化品牌建设的素材基地,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能为文化品牌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承担文化品牌建设的职责。另一方面,推进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基础,整合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强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化品牌,打造属于辽宁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能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和品位,为文艺作品走向市场指明方向,使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代表辽宁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而且能增加文艺作品的附加值,提高文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文化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辽宁文艺作品的知名度、影响力,促进辽宁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现辽宁文化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从而有效促进辽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文艺创作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资源和动力

  (一)文化资源基础良好

  辽宁文化资源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力量是进行文艺创作的资源储备,也是未来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推动力。辽宁文化资源不仅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知名度大,而且地域特色浓郁、民族文化鲜明。有各类文物遗址113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187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08处。此外,有历史文化名城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总体来看,辽宁文化资源档次高、类型多、品种全、地方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这也为辽宁文艺创作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例如,依托本土优势资源,辽宁逐步形成了以鞍山岫玉、阜新玛瑙、本溪辽砚、大连大清集团的青铜工艺品为主,以朝阳紫砂、抚顺煤雕、锦州满族刺绣、辽阳女娲石和铁岭美术工笔画为辅的具有辽宁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培育和打造了沈阳鲁园古玩市场、盛京古玩市场、锦州古玩城、阜新玛瑙宝石城等民间工艺品市场,一些工艺美术品和工艺品交易市场已经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朝阳的紫砂、抚顺的煤雕、锦州的满族刺绣和大连青铜雕先后在上海世博会、台湾周等活动中亮相,辽宁特色文化瑰宝的知名度日益扩大。

  (二)文艺形式多样,成绩斐然

  辽宁是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优势明显。辽宁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大举措,使辽宁省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全省各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县域文化建设,打造了一批富有本土特色、展现辽宁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例如,瓦房店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产生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东岗剪纸、复州皮影戏影人制品、复州鼓乐表演,已在全国小有名气;铁岭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古名人辈出,享有“红楼文化之乡”“小品艺术之乡”的美誉,是文学巨匠曹雪芹关外祖居故里,孕育了一代指画宗师高其佩、清代书法家魏燮均等文化名人。在区域产业布局上,在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辽东半岛地区以大连为龙头的外向型文化产业风生水起;西部地区打造的“辽西历史文化走廊”魅力无穷。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正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使辽宁具备了发展特色文化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意味着辽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空间巨大。特色文化尚有巨大的潜在优势有待充分发挥,文化品牌所蕴含的巨大产业潜能有待发掘。市场前景方面,省内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文化品牌尚且处于生长期,在文学创作、书法、摄影、绘画等领域可供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全省来看,能够代表辽宁特色的文化品牌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市场尚未饱和,知名品牌空白点多,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文化产业方面,通过发挥岫玉、玛瑙、辽砚、化石、紫砂等艺术品资源和产业优势,健全工艺美术品产业链,可以培育出一批以鞍山岫玉、阜新玛瑙、本溪辽砚、朝阳化石、喀左紫砂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工艺品美术品牌,以品牌为依托,形成一些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文化活动方面,全省具有发展成产业和知名品牌潜质的文化品种非常多,给予政策支持,经过一系列具体运作,可以建设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仅从调研的几个县看,瓦房店市复州皮影戏、复州鼓乐、辽剧团,阜蒙县的蒙古贞文化等,都可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品牌,也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潜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66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