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一】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一)内容单一,脱离社会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准入门槛低,办学成本不高,加上多年来持续热门。但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开从课程设置来看较为单一,一些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几乎跟公共课一样的是填鸭子式的理论教学,缺乏其他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相脱离较严重,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节奏。

  (二)招生比例较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工商管理专业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在招生时占的比例较高,入学分数相对于低于本校其他专业,造成了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可塑性不如其他专业。而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看,特点不鲜明,不具有特色可言,多数学生在学习阶段和择业期间都感觉到迷茫,有些找不到学习方向,择业无所适从。

  (三)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能够在工作中应付、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完成岗位工作。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多数高职院校仅仅是局限在培养理论型人才,缺乏实践教学,甚至个别院校为节省成本等,简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了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理论不如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在就业和工作中优势严重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校企合作,闭门造车,很少走出去,学生也局限在校内学习,不能接触到具体工作岗位,在毕业后的就业中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由职业高中、中职、中技工升格而已,传统的老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多数是以前的老教师或者行政兼职的,比较少是在企事业单位一线调入的,缺乏实战经验,与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技能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等综合素质。改善教师的专业和学历结构,聘请企业单位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组织专业教师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考察、学习、挂职及实践调研等。

  (二)改革和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案

  据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定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要求。因而,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创新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尝试跟用人单位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或者工学结合式等形式,让学生走出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等,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三)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师生考核

  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和完善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考核评估,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实践考核代替传统的应试考试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由同行互评、学生评价、督导评价等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既要由考试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又要以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必须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师生的考核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逐渐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开办该专业院校,对社会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培养出学生的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影响非常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内容单一,脱离社会,招生比例较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提出通过提升教师道德和知识水平、优化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加大文化交融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和工作单位提供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二】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所体现出的鲜明特点与明显短板并存,要想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辅导员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思路与途径,逐步形成一套成熟体系,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在透彻分析高职学生特点与存在的短板后,依据多年学生管理经验,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多途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动态

  1.1留心关注学生的入学资料

  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辅导员除了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实时表现之外,还要要经常查看所带学生的入学资料,在这些资料中,辅导员可以粗略了解该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如学习成绩、有无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掌握了这些信息,在今后的管理和教育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为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创造条件。

  1.2经常到访学生宿舍并召开主题班会

  根据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逐渐放松,不再那么拘谨,这样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被逐渐拉近,学生们也愿意把他们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另外,通过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就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观察视角。

2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2.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学生对人生观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学习、工作态度。因此,我们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要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让学生自己的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2.2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对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我们辅导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建议及时转诊进行心理治疗。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感情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一旦在这方面遇到困难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往往会逐步走向误区,出现偏执、自闭等心理问题。对此,辅导员应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感情和人际关系问题,摆正它们与学业、成才的关系。对陷入误区的学生,辅导员要耐心的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和解压,使受困的学生迅速走出误区。

3培养好骨干学生干部

  就目前各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情况来看,辅导员往往都带好几个班,一二百学生,因此,能否培养好学生干部成了决定我们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辅导员需认真进行考察,让那些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敢于管理的学生干部脱颖而出,成为班级的骨干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更换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这在学生管理方面会带来较大的波动。因此,辅导员要多与学生干部沟通,悉心的进行教育和培养。在学生干部的实际使用中,要做到信任但不放纵,适时进行指导和引领,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4建立谈心制度,避免形式主义

  谈心制度是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有效形式,也是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此项制度的重点是辅导员要经常找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绩较差学生、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等进行交谈。通过谈心,及时纠正他们工作、学习中的错误倾向,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感。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们客服自身无法客服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家庭较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正确认识贫困与成才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是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完成学业。

5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进行科学定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对那些乐于学习且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正确学业上的更大进步;对那些文化功底较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在补缺短板的同时,注意朝着技术能手方面发展;而对那些小毛病较多的学生,辅导员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多于他们沟通交流,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带领他们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逐渐将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19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