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化认同中的意向讨论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亲疏性: 中心化的聚合

  效应对于认同文化的扩展来说,如何处理好表里性悖论,做好社会范畴化工作,是一个关键。然而,在文化认同活动中,另外一个因社会冲突所引发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那就是关于认同理念的统一性问题。受异质性文化因素的影响,认同系统中通常会出现多种观念并存的境况,而每一个观念都代表着一种价值诉求,于是,就出现了价值诉求竞争的状况,其结果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即有些观念可能会逐步走向认同范式的中心,另一些观念则会被逐步边缘化,从而形成中心与边缘的对立。人们把一些观念推到范式的中心,把另外一些排斥到边缘,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很难仅仅依据主客体关系给出解释,因为有些看上去没有充分理性依据的观念会逐步成为中心,比如各种各样的世俗禁忌和一些象征符号,因此,并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或唯一的实体性解释。这就是说,文化认同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中确实存在一些能够暂时起到导引人的社会实践的核心模式,且这种情况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的。当人们把一些观念确立为中心范畴,另一些则相反的时候,就标示出文化认同主体的一种特殊的价值判断,即亲近什么和疏远什么,我们把这一特性称为文化认同系统的亲疏性。

  当然,文化认同的亲疏性同样存在于人们的意向性中。我们把一些观念( 无论是系统原本具有的,还是新吸纳进来的) 确立为中心,意味着我们亲近它,而排斥到边缘的观念则意味着我们疏远它。那些被推进到中心的观念以其最大的吸引力排斥原本处在中心的观念,从而出现了趋中心化的竞争,而那些处在边缘的观念也会以不同的方式竞争中心地位,因为它们代表着社会中另一些人的价值诉求,这就出现了因认同系统的亲疏性而生发的价值选择悖论,它对意向性的意识形成,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毫无疑问,亲疏性悖论构成了我们对正在进行的认同过程的一个理解视角。它是文化认同系统建构价值判断和认同模式的一种基本因素,对于文化认同系统自身的演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文化事实的确认,文化理论的取舍,文化规训的遵从,文化关系的甄别等等。文化认同系统中的亲疏关系,同样是因为社会实践中的差别和社会冲突的出现引发的,尽管具有偶然性的成分,但这些差异的背后真实地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致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拥有者的社会层级和文化意识。人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中所处的层级,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和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共同作用形成的,是真实而客观的存在形式。处在不同层级的社会主体,在文化扩展中,会有差异性的价值选择,这就出现了我们所指的基于特定文化的亲疏关系的状况。一旦形成这种源于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层级的认同范式,客观性的认识就会大打折扣,文化认同的相对性就因此而加大。

  如果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人试图把某些观念确立为认同范畴的中心,而另一些人坚决反对,就会出现社会认识上的悖论或分离,就会形成文化认同的离散性。如果新出现的分离能够在系统的反思性反射过程中得到化解,系统的持存性发展就会相对稳定; 反之,则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如果我们不只是在逻辑上讨论意向性中的亲疏关系,而是回到真实的现实世界,我们看到,不仅整个世界的文化认同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和群体,都处于各不相同的相对强烈的差异状态,这里,并不是因为科学性或理性出了问题,而是亲疏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于我们没有能力认识到存在许多不同的人类存在方式,以及没有能力将它们通常团结在一起的共同线索清楚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文化认同中分裂的离散状态不能想当然地归因于价值的缺乏,而是与其亲疏关系密切关联。亲疏性悖论所起的作用可以被看成是文化认同活动的原初形式,并贯穿于认同活动的始终。亲疏关系表征着文化系统固有的文化习惯、生活理念和情感关系,包括婚丧嫁娶、饮食、作息、劳作和各种传统仪式等等。文化习惯是群体的一种黏合剂,既是人们驾驭非人类力量的原初形式,也是人们可以使用它完成协调纯粹的人类力量的手段,是人的意向性在文化传统中的延续和扩展中的投射,是人们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组织社会活动的原初动力。文化习惯、生活理念和情感关系等,在文化认同中似乎是最容易辨识的,甚至似乎是最易被人们掌握、评价和控制的因素。亲疏性代表着人们最原始的期望,并意欲借此为个人和群体的稳定生存和有利的生活方向传输能量,无论人们面对非人类力量还是人类力量。

  亲疏性都体现着特定环境下人与对象世界( 含人工对象) 的多元共生体关系。文化承载着一种生物学的、前文化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在所有的文化中都随处可见。在这种以统一的形式得以表现的多样的文化中,体现出人们对待原初自然的态度,如敬畏、亲近、开发、保护等,体现着人们对待人工自然的态度,如喜好、接受、拒斥、推广与使用等,也体现着人们对于其他人的多种态度。对于他者的态度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价值立场,也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与反应。但无论人们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都不能排除人们之间已经形成的原初关系,即共生体关系。文化认同系统的亲疏性实际上反映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或信任感。按照吉登斯的看法,产生对他人的信任感是基本安全体系最深层的要素,它实质上是依赖父母形象所带来的可以预见且充满温馨关怀的例行常规的理性延展。婴儿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既是信任的给予对象,又是它的接受对象。但随着孩子们自主性的增长,会认识到戈夫曼所说的“保护手段”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所谓的“保护手段”,借助交往技巧和其他维护他人脸面的交往习惯,维持着暗含在信任之中的情感共通。[7]120 当我们对某人从心里感到亲近,我们就会产生信任感; 反之,就会产生怀疑。信任感带来的是心理安全,你会感觉那些可以信任的人是仁慈善良的; 怀疑则会引发焦虑,你会感觉那些被怀疑的人会对自己施加恶意和威胁。吉登斯认为,信任与怀疑这组两极对立是张力控制系统的基础,是围绕着心理外向投射和心理内向投射这两个人格机制之间的关系组织起来的。

  然而,无论信任还是怀疑,都是一种心理反应,事实上我们基于自己的感觉所做出的信任或怀疑的判断,很可能是不真实的。那些对我们来说可信任的人,对其他人来说,很可能是被怀疑的对象,这就在认同群体中形成了一个悖论,甚至是不可解决的悖论,因为我们做出判断的原则基础很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在文化认同的意向性中信任和怀疑的判断准则完全丧失,其后果会极其严重,因为普遍的怀疑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对立态度和行动的蔓延,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不信任,既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也丧失基本的社会规范,社会就会因此而失序。对人持信任还是怀疑态度,尽管表现形式极不相同,却是对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文化、宗教、社会和政治行为的关键。我们的假设是,发展的动力最终存在于对个人能动性,对探索和创新的自由抱有的信心之中。这种自由深知其后果、义务、局限性,简言之,深知其责任,即自负其责的能力。但是,这样的自由在世界上还极少实行,我们有理由担心,贫困、疾病和暴力的幽灵还会在我们的地球上长时间游荡。社会一旦没有了信任,或者说,社会一旦成为一个普遍怀疑的社会,社会实践行为的一致性就会大大降低; 社会一旦处于失序的状态,各种社会事务不仅不会得到有效解决,个人能动性不仅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群体合力不仅不能有效凝聚,反而会走向反面,贫困、疾病和暴力就会伴随在人们的左右,我们个体生存发展所依存的各种共同体,连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将处于不安,甚至风险之中,所以,处理好文化认同系统中的亲疏性悖论,关系到一个文化群体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一些根本问题。

  文化群体的凝聚力是“所有作用于群体成员,使其留在群体中的力量所产生的结果”。或者说是“作用于群体成员,使他们留在群体中的力量所构成的总体场域。”如果一个认同系统具有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群体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量,群体就具有吸引力,群体中的成员彼此也就有吸引力,从而使其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并发挥自己积极的作用,促成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凝聚力形成的动因会逐渐演化为成员的心理动机结构。群体动机结构就是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所拥有的动机作为群体的构成要素能够被结构化,从而形成群体共同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动机,因而,群体的凝聚力就是群体动机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营造了一个人们身处其中的“生活空间”,建立了一个引导行为方向的动机网络,形成了一个有效抑制差异的秩序谱系,从而把群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一个一体性的组织中,推动了个体力量在群体中的协同。无论对于何种实践目的,“凝聚力”都是凭借人际吸引将群体成员拧在一起的“黏合剂”,因而也就成为心理群体形成或群体归属的必要条件,“没有成员之间最低限度的吸引,一个群体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些彼此依赖( 不必是排他性依赖) 对方满足一个或多个需求,并且从双方的这种联结中获得或预期会获得某种满足的人们之间将发展出相互的喜爱,并因此成为一个群体。群体的“整体性”反映了“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虽然这些“部分”也许是非常不同的。确实,人际吸引是群体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群际吸引,何谈群体合力; 如果不能消解亲疏性悖论的消极影响,推进社会秩序向前发展的代价就会增加,甚至会导致发展难以维系的局面。

  然而,试图彻底消除亲疏性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由文化形成的原初状态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使文化发挥其积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就绝不可使亲疏性悖论走向极端的疏离状态,而是应该着力推进社会的积极信任,增强社会的亲密度,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因此,无论国家、社会,还是群体,都需要不断改进信任原则,营造信任氛围。由于信任与亲密关系如此密切相连,因此,它隐含着自主性和相互坦诚之间相同的平衡,这种平衡对维持亲密关系之间的变换来说是必需的`。“重要的是,个人能够信赖对方的所言所为。与他人达到亲密关系的能力是自我反思性计划的显著部分,而就这一点而言,也确是如此,自我掌握是可信性的必要条件。”显然,除了社会强化其营造信任的功能外,提升个人经验性信任的自我意识能力,使意向性选择聚焦于有利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当是紧迫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事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279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