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校学生管理中管教统一原则及实践途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校学生管理中管教统一原则及实践途径论文

  摘要:本文在柔性管理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管教统一原则。在剖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管教统一原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探索管教统一原则的实践途径,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发掘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并促进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工作,优化高校学生管理结构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管教统一

  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使得当下高校学生管理严重依托科层制管理和“刚性”的制度管理。加上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学生身上时代性特征明显,个性鲜明,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究管教统一原则,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观念和路径。

  一、管教统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

  (一)管教统一原则的理论基础

  管教统一原则是在柔性管理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之上,总结提出的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原则。柔性管理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学科中“行为科学”的思想扩展,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的。柔性管理理论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客体与主体的一致性,强调在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内心思想,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非通过已成文的规章制度等强制性的手段进行管理。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管教统一原则就是将管理和教育教学结合,让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促使学生管理工作高效和谐的推进。以人为本理念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高校学生管理中,不能单靠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应当充分发挥管理者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管理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达到学生管理的最优化。

  (二)管教统一原则的内涵

  管教统一原则,就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寓管理思想于教育教学形式之中,寓教育教学思想于学生管理行动中。管教统一原则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者的统一性,即管理者的人员构成不再是纯粹的行政管理人员,优秀的教育教学人员也应当在管理者中占据一定比例,同时,管理者素质构成上也不再是纯粹的管理经验,也应兼之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二是,管理制度与方法的统一性,即刚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应当与柔性的教育教学方法相统一。如将学生管理制度中的政治思想、校园文化建设之规定与“红色名人说”课堂教学活动、“红色故事会”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达到学生工作中管理与教育的统一;三是,管理环境的统一性,即在实现两个统一性的前提下,协调高校各部门,以确保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实施环境的统一性。

  二、实施管教统一原则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摸索前行、曲折发展。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高校学生数量的猛增和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慢慢偏离了初衷,思想教育口号化、纸质化、形式化和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空有其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下的思想教育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但是目前高校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中的思想政治要求与课堂之间有共通却无结合之点。日常行为准则为高校学生管理范畴,思想政治课堂为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这就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脱离的现状。校园文化也是如此,高校管理部门将校园文化形式化和条文化,让学生对校园文化有所了解,但在教育教学中,对于校园文化的宣传和传承严重缺失。这种管理和教育的分离,导致在学生头脑中,校园文化最终只是作为一种高校元素存在,而并非真正的存在。二是,学生管理的严格性和课外活动的灵活性相矛盾。高校学生管理一向在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强制力下严格执行。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属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而相比于学生管理的严格性,学生的课外活动则灵活性较强,不便于制度化和强制力管理。不断开放的社会形势下,学生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媒介广泛,如不将学生管理制度的严格性和课外活动的灵活性相结合,很难达到在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保证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三是,重管轻教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一直以管理制度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但忽视了在管理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重管轻教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已经不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过于制度化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束缚了学生的行为自由,强化了学生对于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印象,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全面发展。管教统一原则充分吸收了柔性管理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精髓,重视刚性制度管理与柔性人文教育的结合,尊重管理者的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践行管教统一原则,有利于优化学生管理结构,发挥管理者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三、管教统一原则的实现途径

  1.甄选“双身份”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当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各机构主要分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从管理人员的职业角色来说,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只是单纯的从事管理,不参与任何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与学生的教育交流,也就无法真正在学生管理中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意志和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育教学人员跟学生交流频率高,能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和学生想法,却很少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此外,从管理人员素质层面上来说,从学校到学院不同层级的学生管理人员呈现学历高低不同、从业目的不同、职业规划不同的现状,导致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而教育教学人员普遍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书院制中,书院的生徒管理人员由书院中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担任。借古鉴今,当下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下,高校管理部门应当甄选“双身份”的高素质管理人员,这样既确保了教学人员的高素质,又保证了生徒管理人员的德行和学识,同时这样的“双身份”又便于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言行举止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实现因材施管,让学生管理摆脱制度化的禁锢,走向人性化,成为有情怀、有关爱的学生管理模式。

  2.完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主要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的“显性”规定,明确地规定了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非正式制度则是指一些“隐性”的,内容不明确的,主要依靠道德、情感和自我良心约束的规定。高校学生管理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制定,目前主要是国家1政府大政方针要求下教育部直接以法规形式颁布,以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校园准则和学生手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会逐渐条款化和僵硬化。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从管理者便于管理的视角来制定,而忽视了被管理者中学生群体的主体需求。这样容易形成学生管理的严格性与学生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如学生的课外活动。管教统一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和冲突。一方面,由于文中上述提到了高校管理人员的“双身份”,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制定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双身份”的职业角色,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最新需求和整体状况,在学生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需要的同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制定出内容明确、切实可行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同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学生管理考虑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性,教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管理制度,两者统一,相辅相成,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培养有道德、有纪律、有素质、有文化的全面人才。

  3.优化实施机制和实施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中,重管轻教日趋成为被大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是根据管理制度并辅助于奖惩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而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则主要是思想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之间交集甚少,成为高校内部的两大主线,也是两大平行线。因此,在管教统一的原则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施和执行除了依靠学校和学院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也要将学生管理的部分内容和管理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学生。例如,班级管理不能只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而应该将班级管理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让学生领悟班级管理的精神。学生管理的实施手段上也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当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手段主要是强制力的制度管理,奖惩分明,缺乏人文情怀。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应当优化其实施手段,将冰冷的制度化管理与柔软的教育教学统一,刚柔并济。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且处在教育改革浪潮下,面临重管轻教的挑战。本文中探究实行管教统一原则,可弥补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下的管理缺失,促进高校更好的培养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育人新机制探索: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李运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聂松竹.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刘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吴成国.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探索,2008,(3).

  [6]叶春桥.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7]王丽君.浅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

【高校学生管理中管教统一原则及实践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1.班级管理中的几何原则论文

2.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途径论文

3.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4.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5.微信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6.高校学生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探讨论文

7.班级管理中的严宽相济管放结合论文

8.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体现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68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