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鲁迅与呐喊读后感(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呐喊读后感(五)

  在静寂的沉重中有种热烈,使人灼痛,以至于呐喊,而喊出口的言辞,却不能完全的表达心声,或者即使字字血泪,旁人却不能完全领会,于呐喊者而言,声嘶力竭后的孤独,是令人愈发清醒的疼痛。

  小时候不知道,为何要学鲁迅的文章,还都是重点篇目,只是乖乖听老师讲,记下考点,考个不错的成绩。中学,还写了篇为阿Q平反,得到90分的作文。如今,幽居斗室的我,再次翻看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反省自己无知的同时,也体会到一些鲁迅挑灯夜读时的孤独。

  可是,徒有孤独的外形,没有孤独的实质,也做不得学问。鲁迅的孤独,实质是罕有的清醒。是那个时代,在四面树敌后的绝地,以一人之笔,对数众之敌的无惧,是为国为民前途命运的大义。是自嘲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后,“横眉冷对千夫指”“却向刀丛觅小诗”的凛然正气。

  挖掘小人物灵魂的无聊鄙陋,可笑可恨如阿Q;戳破穷酸文人的面子,可笑可悲如孔乙己,暴露出其乏力无助和世人的无情势力;可怜如祥林嫂,可叹如成年闰土,病中的狂人,被骗的华老栓,伸长脖颈围观的冷漠看客……一张张生动面孔,裹着灰败的色彩,从无声的角落走向呐喊的前台。他们就是我们的缩影,他们身上,有无数个我们的特征。

  鲁迅清醒的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民族是什么样,他没有告诉我们未来在何方,如何改进,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冷峻的语言撕裂铁屋中民族睡梦的假面,露出噩梦的狰狞鬼脸,促其速醒。而惊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让鲁迅怀着莫大的悲痛与无限的勇气说出,或许,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未曾体会过这种孤独的人,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在如今,只是享受生活的温馨惬意,随波逐流,不知居安思危,一旦危机四伏陷入绝地,或崩溃,或毁灭,或投诚,或者,才能如鲁迅般,走向孤独的深处,决然战斗。

  翻翻鲁迅的杂文集,看看过去文人之间的笔伐,交锋,就知道那个时代的鲁迅,真的是个猛士,于狂歌浩热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沉睡者百年后依旧沉睡,而鲁迅孤独的呐喊,已穿透世纪,在今天仍旧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刺痛一些人的神经,为一些所谓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呐喊读后感(六)

  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

  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

【鲁迅与呐喊读后感】相关文章:

1.鲁迅的呐喊

2.鲁迅《呐喊》读后感

3.鲁迅呐喊读后感

4.鲁迅呐喊读后感

5.《呐喊》鲁迅读后感

6.鲁迅《呐喊》读后感

7.呐喊 鲁迅读后感

8.鲁迅呐喊读书心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184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