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书汇报会发言稿(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书汇报会发言稿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言。关于读书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在这里我把去年年末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写的不好敬请谅解。

  一直想写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面对这一屋子的书本。我仔细搜索自己记忆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关于读书的故事。这一路的成长,这一路的相伴。

  我的记忆回到最初最初,来时路回首中一行行记下。翻看画书的小姑娘,背着父母订《文史知识》的少女,大学宿舍床头书的女生,还有如同今日卧室、阳光、香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来不曾厌烦。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我也深为遗憾呢。只有尽力了。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而且从1995年到而今的2019年,长达24年的23本日记。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这就够了,不是么?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都会了。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觉得老师也真是的。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尽管当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打心底里的感激。在这次发言的最后。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读书汇报会发言稿4

  大家好,我看的书是叶朗版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今天我要讲的重点是中国美学观点在电影中的体现。在这之前呢,我首先要把中国美学史梳理一遍。

  中国美学史分为两大部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近代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又分为三个阶段:发端、展开和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是古典美学的发端,这个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所有美学都以哲学的形式萌芽,如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都是大哲学家,他们的美学是他们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后代美学家所探讨的美学理论问题差不多都以哲学的形式包含在先秦美学中。

  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是在魏晋南北朝至明代,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美学家们围绕着审美意象这个中心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规律展开了多种方面、多种走向、多种层次的探讨、研究和分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魏晋南北朝和明代后期,这两个时期,一个由于汉王朝瓦解、儒家思想的崩溃,一个因为资本主义的萌芽,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局面,促使理论思维活跃起来。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其中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和叶燮的美学体系是重点。到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中国近代美学主要就是梁启超的美学、王国维的美学以及鲁迅、蔡元培的美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心于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

  由这部影片我们又可以谈到另一个美学观点,那就是艺术作品必须有作者的情意。中国美学向来重表现、重抒情,讲究情与景的结合,所以发展了意境的理论。如果一个作者只限于临摹古人,而不注重实践体会,就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直接审美感受,就根本谈不上表现情意。王家卫的影片就有一种根本上的抒情和写意基调。特别是关于城市,他能真正能拍出一个现代都市的灵魂。

  电影《重庆森林》里讲了两个彼此之间没什么相干的故事。前一个故事讲失恋,后一个讲暗恋。在影片色调上,王家卫倾向于给画面打上主观印象的印记。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女杀手四处流窜的环境,满目都是暗调的黑灰红,间或有大红色冒出来,破败肮脏之外尚给人冷酷、惊险的印象。而王菲偷潜入暗恋的警察家去打扫卫生时,房间或者一扫阴霾的之气,光阴斑驳间的暖黄色像天堂一般,或者各种物体的色彩会格外浓稠鲜明,带着童话的气氛。这些独特的画面风格都为王家卫的电影打上独特的个人印记,为多年来他在电影市场上的良好口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了,我的读书报告就到这里,中国漫长的美学史远不止这些,许多东西也无法在电影中一一对号入座,里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你们原谅。谢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658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