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被弄脏的地方被“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掩盖污渍,还给作品平添几分温馨。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说学情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较强的指导意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本课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四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研读法。

  (设计意图: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低段孩子对直观教学比较感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法:课前预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学生熟知、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最喜欢画什么?”将学生带入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随后揭开课题,板书、齐读课题,并简要阐述课文,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初读感知内容,了解大意。

  1、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2、借助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带拼音生字,去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同桌互读,赛读、集体读等),留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找出本课难写的生字“候、奖、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书写,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幻灯片再次展示生字词摘苹果游戏。

  3、在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的基础上,指9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再次思考:“你读了、听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老师归纳概括。(配合幻灯片出示)

  (设计意图:

  1、新课标第一段有识字、写字要求,并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

  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能够掌握学生是否对课文读通、读顺,为研读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环节三:研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德育渗透。

  此环节为了照顾课文整体美,我摒弃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直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展开教学。

  1、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教师顺势提问:“玲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玲玲情感的段落,借助多媒体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图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玲玲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

  2、在紧抓玲玲情感主线的基础上,采用自读、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激发读文兴趣,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深度感悟文本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把画弄脏,伤心的哭泣时,我这样设计:“同学们,画弄脏了,她那么伤心,又是如何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7、8自然段)拿起笔划下玲玲的做法,谁来说玲玲的做法”。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3、借助幻灯片出示重点词句爸爸的话。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背,背中悟。理解爸爸的话,懂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设计意图:再次借助读书实践,升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认识。)

  环节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

  为了更好的突出文本内涵,我对重难点进行了拓展延伸、—“帮帮老师”,教师出示一条布满花朵的手帕,在手帕的一角却破了一个洞,破坏了手帕的整体美感。教师顺势提问:“谁来帮帮老师?”学生发动思维、展开想象,说出修补手帕的方法,使手帕变得更美。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二、说设计理念: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三、说重难点:

  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

  在整体感知的时候我抓住了《课堂作业》语段阅读的原题全文的想表达的意思是————,2、3段主要从——、——两方面介绍山茶花的美?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2、感受山茶花花色的美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茶花花色的美,我借助了电脑视频,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了山茶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文中的比喻句拿出来,运用边想画面边读的方法指导朗读。并将读写结合,设计了一个访写你喜欢的一种山茶花。

  3、感受山茶花花形的美

  在对花色美进行了详尽指导以后,花形美就大胆地放手自学,检查标准便是能正确地完成练习题。

  说板书:20、微笑着面对一切 无比的勇气

  瘫痪的 痛苦挫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0639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