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医疗核心制度全文(2)

策划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四)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五、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六、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病人死亡后,必须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

  (二)涉及纠纷和刑事案件的死亡病例必需在6小时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须尸检的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2周。

  (三)参加死亡病例讨论的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

  (四)死亡病例讨论程序:1.讨论前经治医师必须完成死亡记录。2.讨论时经治医师汇报病情摘要、治疗经过、死亡原因。3.讨论内容应包括:(1)诊断;(2)治疗;(3)死亡原因;(4)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六)死亡讨论记录:1.各科建立专用死亡讨论记录本,在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时,指定人员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按要求进行记录。2.死亡讨论记录本应指定专人保管,未经主管院长或医务科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员不得查阅或摘录。3.经治医师根据讨论发言内容进行综合整理,经科主任或主持人审阅签字后,附在病历上。

  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部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八、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批制度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一类: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简单小型手术。

  2、二类:小型手术及手术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不大的中等手术;

  3、三类:中型手术及一般大型手术;

  4、四类:疑难重症大手术及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多科联合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担当一类手术的术者,二、三类手术的助手。

  2、主治医师:担当二类手术的术者,在副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可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的助手。

  3、副主任医师: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在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可担当四类手术的术者。

  4、主任医师:担当三、四类手术的术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1、一、二类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三、四类手术及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疗服务部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

  (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九、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cehuashu/31824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