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机器拆装实习报告(6)

实习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八:计算机主机拆装实训报告

  班级: 姓名:学号:

  一.实训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二.实训目的:通过计算机的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

  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三.实训要求: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四.实训步骤

  A、识别部件

  1.cpu(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

  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附: 我们要先了解两个基本的概念,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通常我们常

  说的PentiumII300,AMDK6-2300这些CPU的型号,其中最后一个数字"300"就是指CPU内部的工作频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内存、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没有这么高的,所以就会出现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主板频率是指内存、控制芯片和CPU之间的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系数就是CPU的内部工作频率和主板频率的比值。CPU的实际工作频率就决定于这两个参数。有这样的公式:CPU的实际工作频率=主板频率×倍频系数通常主板频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频系数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过设置主板上的跳线就可以改变CPU的工作频率,人们常说的超频就是指改变这两个参数来使CPU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运行,超频往往是以改变外频为主。

  2.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

  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但只能和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 特点:储存量大。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

  7.光驱: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

  有耳机插孔:连接耳机或音箱,可输出AudioCD音乐。

  音量控制:调整输出的CD音乐量大小。

  指示灯: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

  紧急出盒孔:用于断电或其他非正常状态下打开光盘托架。

  打开/关闭/停止健:控制光盘进出盒和停止AudioCD播放。

  播放/跳道键:用于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CD。

  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

  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这都是显卡的功劳。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

  11.声卡: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12.鼠标: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

  13.键盘: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

  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

  15.机箱:是电脑的外衣。

  B、拆卸

  注意:拆卸前,一定要关机,然后放掉身上的静电或者戴上防静电手套后才能

  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1:首先拔下机箱后侧的所有外设连线,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的几颗螺丝,取下机箱盖。

  步骤2:然后将主机卧放,使主板向下,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然后用双手捏紧接口卡的上边缘,竖直向上拔下接口卡。

  步骤3:接着将硬盘、光驱和软驱的电源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数据线的拔出方式与拔电源线相同,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取下驱动器。

  五.实训体会

  1.做实训前一定要了解主机各个部件的主要作用,记住它们的大体位置,方便拆卸。

  2.在拆机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收好已被拆卸下的螺丝及零件。

  3.实训结束后,快速整理好桌面,把主机摆回原位。

篇九:机械设备拆装与检修实训报告

  为期两周的机械设备拆装与检修实训转眼就结束了,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严冬下冰凉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齿轮相互咬合、轴与套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我想,一个小小的机械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车床、数控车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到拆装的时候会有一大部分同学会“袖手旁观”,那也是多年来现实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于是精巧机构对我们吸引的热度的抵抗了很脏的机油,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了,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械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零件的功能给定,其机构也大致定下来了。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得出:机器的功能和其内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个零件有什么样的机构,它就能完成某项功能,从而它就只能安装在机器中能完成此项功能的位置,举例说明,比如,齿轮能改变运动方向,那么齿轮就能安装在机器中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地方,以此类推。

  后来,在我们即将顺利完成安装时,我发现有一个齿轮“独自”露在外边,没有“伙伴”与他咬合,并且我们再三检查没有发现装配错误,于是我们大胆断定,次齿轮是多余的(即在整个机床的工作过程中,它并没有参与工作)。这样不就浪费材料了吗?而且,这么严谨的机构中出现这样一个显眼的败笔,制造机床的工程师们就没有发现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咨询了指导老师,然而,我们的其中一个知道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也不能给我们合理的答复,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在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个更加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原来我们拆装的只是机床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发动机动力部分)已经去掉了,那个剩余的齿轮应该是发动机部分要利用的……虽然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并且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不能在课堂上学到的进步。

  实训后最终要交的作品就是各种操作成绩、齿轮的装配图和汽缸盖的图。老师要求用手工绘图。我们组很快就就绘制的草图,没想到的是,我的下一步就卡住了,大一学年所学的手工绘图要领已逐渐忘记,画图的手感也越发陌生,更让我感到不适应的是,在熟悉了CAD复制、修剪、填充、移动等方便的操作命令后,我竟觉得手工绘图的橡皮擦、线条加粗犹如原始动作,那时我忍不住大呼:“CAD绘图太方便了”。

  在这次实训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没能很熟练的掌握。以后要认真学习,加强操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本次实训确实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本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操作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方面有欠缺。两周的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训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训达到了它的真正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shixibaogao/30523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