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数知识点总结心得(9)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分阶段复习策略

一、基础阶段

  很多人习惯于在攻略中找明确的时间段,这一点我觉得很奇怪。每个人考研开始着手的时间不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的时段和节奏,如果对一个6月才开始复习的同学说7月你必须完成

  基础段,简直是开玩笑。基础段我个人觉得需要2-3个月时间,如果有的同学第一阶段只是过一些基础,那么可能快一点,但二轮要花的时间必然多一点;另一些同学第一轮就开始有些强度训练,那么第一轮时间必然花的多点,但第二轮就轻松些,总体时间仍然是差不多的。总之,因人因策略而异,我本人采取的是较有强度的第一轮复习,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在论坛有些言论的看法来说,算是比较慢的了,但又何妨?节奏装在自己心里。 基础阶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该从看教材开始复习?以前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当然要看了。但现在,随着很多新派考研“名师”的崛起,越来越多言论鼓吹不看教材直接用辅导书或是上辅导班。我个人觉得,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形,你可以不看教材:

  1.大学期间数学课学的很不错,门门都在85以上且还没遗忘的;

  2.准备开始考研时间已经是9月初的。

  前一种是用不着,后一种是当真没时间看教材了。但这两种情形遇到概念困惑时偶尔也需要翻一翻教材。

  持不看教材言论者常常说,书上有的知识辅导书上不是都很全么,还更简练,更有针对性。打个比方,书上的概念像是新鲜蔬菜,而辅导书上是脱水方便蔬菜,当然成分是一样的,但吸收起来,新鲜的显然有更好的口感,对人更有利。对某个具体概念,教材往往是从实际背景引入,推导和得出过程,以及简单应用齐备的,而教辅就只是简单推导和结论。如果没有过教材中打下的底子,往往会在复习中遇到一些“理解不能”的情形,且对一些所谓灵活题目不知所措,其实那不过是从最基础的知识中引申出来的。

  客观的讲,如果时间确实很紧,线代和概率论的教材复习是可以跳过的,因为这两门考的体量小,教辅的总结归纳确实比较趋近于教材,如果时间够还是应该看看。高数仍然推荐每个人仔细过一遍教材。

  过教材当然不是像读小说一样逐字逐句的看过去。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手边应该准备一份大纲,或者用教辅的目录对应也成,把那些不考的过滤掉。看的过程中,重点关注那些大纲中要求概念、定义、定理的整个引入与展开过程,并认真从本质理解。注意,不是只追求看过,而是弄懂怎么回事。这就是所谓的过概念关;而在过教材同时该做的就是勤练计算,尤其是像积分这样需要一定量积累的计算,这就是所谓的过计算关。如果复习到二三轮发现计算还不过关,麻烦会很大。

  有的同学数学底子较差,其实当初我自己底子也不算好,所以未必能独立透彻搞懂所有环节。除了通过练习去加深理解之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较好的视频课程去辅助理解。在这一阶段,我参考了狮子数学的高数、线代、概率的一季思维课程,李永乐线代课程。其中,永乐线代之经典不必多言,狮子数学是市面上很少见会重视数学思维养成的课程,对于缺乏数学思维能力的人帮助较大。例如同为线代部分,永乐大神的课基本上把所有可能的考点都做了透彻的分析与解法归纳,非常实用;而狮子的课程从思维层面着手,结合考研数学的知识点,让人学完很清楚线性代数是什么,用来做什么,高数和概率也有很类似的特点。例如通过狮子的课,对于微积分是研究动态趋势的学科,而微分旨在通过动态趋近研究变化,而积分通过细分,累加,再让划分动态趋于0完成近似,两者通过微积分基本定理有机统一这些相关讲解,会把学科的框架构建的非常清晰。

  除此之外,我还在第一轮做了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在第一轮的重要原因。这本很经典的书难度较高,但对于概念与计算能力强化作用明显。对于不想第一轮花太多时间的同学,可以考虑第二轮去做。

  另外,教材上的一些例题、习题我也独立做了。大家可以通过百度去搜关于考研教材习题必做题的推荐,会有一些题号列出,毕竟全部做完是很难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4050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