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长恨歌》主题

长恨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内容提要: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同情和歌颂”说 、“讽刺批判”说 、“双重主题”说、“爱情理想”说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以李杨爱情故事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材料,在加工、改造、提高中表现了作者态度的丰富复杂性。后人对这一事件,则可能会因他们社会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作品主题的这种丰富性的特点又与作者自身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

  关键词:“同情和歌颂”说 、“讽刺批判”说 、“双重主题”说、“爱情理想”说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长恨歌》是他叙事诗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这里,本人将针对作品的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传奇性爱情悲剧故事,是历代诗歌小说、戏剧中经常描写的一个传统题材。白居易根据这个题材写出了著名的叙事诗——《长恨歌》,在当时特别是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长恨歌》的广泛探讨,特别是在作品的主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同情和歌颂”说 这种观点认为作者对李杨爱情持一种歌颂更主要的是同情的态度。作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李杨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取舍(即进行了加工、改造和提高)写成了这一首爱情悲剧叙事诗。这种“同情和歌颂”的态度表现在作品净化了李杨的关系,特别是在作品的前半部突出地描写李杨欢爱的热烈,在后半部更倾注全部感情地描写他们的生离死别,歌咏双方刻骨铭心的思念。正因为如此,作者明确地将《长恨歌》归于歌咏“风情”的“感伤诗”,而不是归于“美刺比兴”的“正声”——讽喻诗之列。还有人认为,作者同情和歌颂的主要是在被玩弄、被牺牲的女性——杨贵妃方面,她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忠实于爱情。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虚构的故事情节,烘托出值得同情的杨贵妃形象。(《白居易诗选》前言,王士菁,作家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anghenge/3331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