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江花月夜》的文学史价值(2)

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算不算宫体诗,这重要吗?

  时隔50多年后的80年代初,程千帆、周振甫、吴小如三位先生,先后分别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春江花月夜〉再认识》《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题撰文(以下简称程文,周文,吴文),对闻文的评价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围绕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算不算宫体诗的问题而展开。

  程文主要论证了《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认为闻文恰恰既有理解的一面,也有误解的一面:給《春江花月夜》以极高的评价,这是对它的理解;把《春江花月夜》归入宫体诗一类,这是对它的误解。程文考证,张若虚“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它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所载。这一卷中,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春江花月夜》共五家七篇,而张作即在其中。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嘉定时代(16世纪中叶),李攀龙的《古今诗删》选有此诗,可以说是张若虚及其杰作在文坛的命运的转折点。”程文进一步考证,“《春江花月夜》的由隐而至显”是因为“这篇作品是王、杨、卢、骆之体,即属于初唐四杰这个流派,所以它在文学史上,也在长时期中与四杰共命运,随四杰而升沉。”“陈子昂以前的唐代诗坛,未脱齐、梁余习。四杰之作,对于六朝诗风来说,只是有所改良,而非彻底的变革。所以当陈子昂的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其地位为人们所肯定之后,四杰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下降了。”“真正在杜甫《戏为六绝句》以后,几百年来,第一次将王、杨、卢、骆提出来重新估价其历史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则是李梦阳之伙伴而兼论敌的何景明。”“何景明以其当时在文坛的显赫地位,具此‘妙悟’,发为高论,必然会在‘后贤’心目中提高久付湮沉的‘王扬卢骆当时体’的地位,则是无疑的。四杰的地位提高了,则属于四杰一派的作品也必然要被重视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李攀龙《古今诗删》以下,众多的选本中都出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理由所在。这篇诗是王、杨、卢、骆之体,故其历史命运曾随四杰而升沉。这是我们理解它的起点。当明珠美玉被人偶然发现,发出夺目的光彩之后,它就不容易再被埋没了。后来者的责任只是进一步研究它,认识它,确定它的价值。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清末王闿运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他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抗战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做了尽情的歌颂。”“赞美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将近四十年之后,李泽厚对上述闻先生对此诗的评价,进一步做出了解释。他不同意闻先生说作者‘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说法,而认为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惆怅的激励和欢娱。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这,应当说,是对此诗理解的进一步深化。”但王闿运“认为这篇诗乃是宫体,却是一种误解。”“闻先生忽视了在隋代就已经萌芽的诗坛新风,而将宫体诗的转机下移到卢、骆、刘、张时代,这就无可避免地将庾信直到杨素、隋炀帝等人的努力抹杀了,而同时将卢、骆、刘、张之作,划归宫体的范畴,认为他们作品的出现,乃是‘宫体诗的自赎’,就更加远于事实了。这也只能算是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2]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2709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