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弟子规四十讲】恩义、道义、情义(3)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们来看父子关系,当然先要言而有信,你才能把家庭、把孩子带好,孩子才会信服你。假如爸爸说一套,做一套,儿子会不会尊敬你?不可能。你假如这样带下去,保证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逆反,因为他的不满、不服在那里积累,总有一天会火山爆发。所以对孩子必然要言而有信。在周朝就有一个故事叫曾子杀彘,杀猪。这个故事就是说,曾子的太太刚好要出去买菜,小孩就说:妈,我要跟你去。他的母亲就说:你别吵!你假如乖乖的,我回来杀猪肉给你吃。敷衍敷衍一下小孩,结果刚好被曾子听到了,结果他太太回来就看到曾子在干嘛?磨刀子。他太太吓得半死,跑过来:我跟孩子开玩笑,你还当真?曾子马上跟他太太说:假如你对孩子有一句不守信,那你这一辈子要再让他相信你都很困难。所以为人长者也要谨言慎行,你一定要做得到才可以答应。而且不只你做得到才可以答应,还要考虑答应以后是不是对孩子有帮助。你不要说我经济这么宽裕,没关系,要什么给什么。要看他有没有真正需要,所以《弟子规》说「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所以家长你要考虑言语的谨慎度。

  那父子之间,除了言而有信,就是一定要父慈子(慈爱子女),子一定要孝父。所以我们常常听一些朋友讲:孩子生了就应该尽心尽力把他教好,这是做人的本分。我都很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听起来都会特别血液循环很好,因为有浩然正气。所以当一个人真有道义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跟他聊起天来特别舒服。那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念念不忘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义。

  在宋朝有一位读书人叫朱寿昌。他七岁的时候,因为他母亲不是父亲的原配,父亲的原配又很嫉妒他母亲,所以硬是把他的母亲逼出去改嫁,所以他七岁就跟母亲分离。你看七岁的孩子面临人生这么大的一个悲剧、一个考验,但是这个孩子念念只想着往后一定要把母亲找回来。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七岁的孩子对父母是如此的态度,我们看了都非常感动。你说七岁懂什么?非也,只要你从小教他这些做人的道理,七岁的孩子可以让我们打从心里的佩服。后来他在几十年当中,一直打听都没有下落。他的整个事业也发展得很好,在宋神宗时候也当了官。后来他五十七岁,已经五十年,他就下定决心,他对他的亲人说:我要出去找我母亲,假如我没有找到,我从此不回来。就一定要找到,破釜沉舟。诸位朋友,找得到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般人又开始想,大海捞针。其实父子、母子连心。所以他找到偏远的陕西一带,到了一地方叫同州,刚好就下了雨,这都有感应。就停在那里,后来就有因缘探听到他的母亲。所以天地非无情,要靠我们的心去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2982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