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弟子规四十讲】恩义、道义、情义(5)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明朝有一个名臣,他的老师叫做左忠毅公,这一篇文章,左忠毅公。他的老师那个时候刚好当的是国家的大臣,(临时忘了他的学生叫什么名字?谢谢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他的老师是左忠毅公,史可法的老师。刚好左忠毅公主持了一次国家的大考,进士的考试。一般读书人他对于国家都有一个使命,应该为国家举贤良之才。所以他的老师在考试之前就微服出巡,披着衣服,把官服先去掉,微服出巡到一些寺庙里面去看看这些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素质如何。他为什么不到酒店去看要到寺庙里面去?因为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很刻苦,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那些有钱住酒楼的,可能都怎么样?考不上。所以他的老师就到一些名山宝刹去巡视一下。

  刚好走进史可法的房间,史可法那时候已经刚好写完一篇文章睡着了。他的老师一看他这一篇文章写的一气呵成,在文中流露出为国为民的气节。所以老师看了之后很感动,马上把身上的大衣披在学生身上,披在史可法身上。后来正式考试,他的老师在看考卷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份考卷精神振奋,马上把它面署第一,这样有没有作弊?古代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是谁的,但是他老师为什么一看就这么确定是史可法?为什么?言语跟文章是一个人的心声,所以老师马上感觉到就是他,给他面署第一,状元。因为考上的学子都要拜主考官为师,所以史可法就择了良辰吉日到左忠毅公的家里,给他行拜师礼。当史可法到家里来,他的老师就对师母说,往后继承我人生的志业不是我的孩子,而是这一位学生。

  其实古代真正读圣贤书的人他不怕自己没有子嗣,更怕没有为国家举到贤才,没有把圣贤学问传承下去。为什么我有这么深的感受?因为杨老师跟卢叔叔跟我非亲非故,可是对我是疼爱有加,把他们人生的经验全盘托出,只怕我吞不下去。所以从他们这一分心,我就深刻感觉到古代读圣贤书的人确实念念在人民,念念在承传圣贤智慧。所以后来他跟老师就同朝为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2982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