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岛对杜甫诗的接受(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集前人之大成

  杜甫和贾岛在对待他人作品上,都秉持着继承传统诗歌的态度,均是集众人之大成、传益多师后自成一家。

  不少学者认为贾岛诗与韩诗、孟诗一样,源出于《诗经》《离骚》。在现实生活中,他又具有浓厚的屈原、贾谊式的忧愤色彩③。同时,他又远效陶谢,近师老杜、王孟、大历诗人,还受到韩孟、张王、姚合等人的影响。

  另外,贾岛的伯乐韩愈亦是杜诗的爱好者与学习者,且在继承杜诗方面颇有成效。这无疑间接地在贾岛意识里添上了一层杜诗的色彩。杜甫对贾岛的影响看似无形却有形,贾岛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其某一方面的创作特色发扬光大:

  一、内容上的继承

  (一)关注时事政治,反映战乱生活

  贾岛继承了杜甫咏史诗独特之处,并将其成功融入到其五言排律中,即:用诗歌反应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用七言律诗、绝句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

  杜、贾都亲身感受过动乱时代带来的灾难,这给他们是诗歌创作造成了影响。中晚期的杜诗中有大量战乱生活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形象表达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和当时的政治黑暗,因此其诗被誉为“诗史”。

  贾岛也并非是一味躲在深山老林伤怀悲己的狭隘寒士,其诗作中也有不少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战争民生的作品,如:《逢旧识》、《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送李廓侍御剑南行营》、《赠李文通》、《寄沧州李尚书》、《颂德上贾常侍》、《别徐明府》等等,表达了对战争的关注,描写了战后残败不堪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民生的破坏,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对能人功臣的敬佩与赞扬之情,委婉批判了政治的腐败,统治者不恤民生、大兴土木,指出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描写祖国各地秀丽山河

  杜甫和贾岛都曾游历过祖国各地山河美景,各地山川都留下过他们的历史足迹,二人也都写过不少纪游诗。杜诗诸如《望岳》、《野望》、《秦州杂诗二十首》等纪游诗丰富多彩、刻画生动、脍炙人口。

  贾岛交友甚广,自己也时常游历各处山水,描绘了许多祖国山川美景。如《马戴居华山因寄》、《送姚杭州》、《送朱兵曹回越》、《送崔约秀才》、《喜李馀自蜀至》、《送雍陶入蜀》、《巴兴作》等等。他与杜甫的不同在于,诗中更多是写送友奔赴各地时沿途所见之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577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