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岛对杜甫诗的接受(3)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艺术上的发扬

  (一)“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炼字

  炼字是杜甫律诗的一大新成就,目的在于表现神情韵味。学界普遍认为,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其代表诗人就是贾岛。他继承并发扬了杜诗雕琢字词的创作艺术,具体表现在:

  其一、诗眼的推敲。唐诗至老杜起始创奇字为眼,但隐藏于杜诗中的“诗眼”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专家注意。经过贾岛的发扬光大后才鲜明地呈现出来并逐渐引人注目。如“天上中秋月,人间半世灯”的“灯”,“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的“敲”,“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分”、“动”等诗眼,经过了反复推敲和锤炼,达到了一种精奇灵动的效果。

  其二、叠音的使用。杜诗中常使用跌字、叠音词和复沓来营造一种回环对称的音乐美,贾岛的绝句中也常见这种方法。如:“习家池沼草萋萋”、“长川几处树青青”、“碣石山人一轴诗,中南山北数人知”等。迭字的间接性重复出现造成意义和音节的双重回环,使得意味更加隽永。

  其三、吸收民间口语,不避俚俗。杜诗中常有吸收民间口语的现象,如“数物以‘个’,谓食以‘吃’”。贾岛的亦如此。如“黍穗豆麦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同竹下池”等,句法多变且语言俚俗,平易自然,意味悠长。

  其四、离析常语,重组新词⑤。杜诗中有离析词语的用法,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等。贾岛由于熟悉佛语,因此在常人基础上,得心应手地结构佛语中的词素,巧妙地与汉语词素搭配,组成新词。如“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等等。

  其五、杜甫在语言创作上一再创新,坚持“唯陈言之务去”,也会在诗歌中使用一些诘屈聱牙的怪癖字词,在诗歌中创造一些奇特的诗歌意象,使得其诗也具有奇险的一面。这一表现贾岛一直延续在其诗作中,因而形成了幽僻、孤傲、精奇的风格特点。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法

  杜诗句法多变、句式新奇的特点被贾岛学习沿用,并融合自己的风格进而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苦吟”一派。

  其一、对偶与变体。杜甫打破传统的平仄格律,导致变体诗律“拗律”的产生。同时,大胆突破“虚实自对”的对偶规范,有意识地采用虚、实构成对偶的范式。这种新奇且异于常规的对偶范式自中唐起不断得到效法,影响逐渐扩大,被贾岛大量使用于五律中并创作出变体律诗,它也是导致其贾诗风格奇僻、清峭的一个重要因素。诗如:“晚角吹人梦,秋风卷雁群”、“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岸遥生白发,波尽草烟中”。

  其二、颠倒语序,使用倒装。杜甫常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句子成分倒装,锤炼出精警动人、内容丰富的诗句,如“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贾岛有感于其句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变体创新,在其五律中也常用倒装句。如:“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身”、“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等。贾岛诗风的峭拔意味就得力于倒装之处。  三、风格上的接受

  杜甫常采用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宣扬“以文为诗”,句式常打破固有音节。而贾岛的某些从总体上看体现乐府民歌特征的无言古诗往往也有怪奇和以文为诗的特征,如《游仙》、《双鱼谣》。

  另外,杜诗的主导风格即沉郁顿挫,如三吏、三别。而人们一般认为贾岛的诗风是幽僻、清苦、精奇。其实,贾岛常年与底层百姓接触,深刻了解当时深沉的社会背景,其五律也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发展了杜甫的沉郁之风,其诗作中也存在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沉郁顿挫之感。他也有不少咏怀诗,其中有表达自己不遇悲伤的诗篇,也有抒发愤懑不平的劲健之作,例如《秋暮》、《病鹘吟》等等。

  总之,贾岛从内容、艺术手法、风格等方面都对杜诗有所效法,且在此基础上变格入僻,将五律的发展引向高峰,是当时的一大创举。虽然他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中总体成就不算高,但他为五律体裁的创作贡献以及对其后诗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577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