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杜甫诗的忧国忧民情怀(5)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一饭未尝忘君”

  杜甫爱国家,但他的爱国思想和他的忠君思想是混杂在一起的。前人说他“一饭未尝忘君”,在诗中表现了十分浓厚的忠君思想,这是时代的局限。他虽然深切同情人民,但由于他的坚决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对农民起义是反对的。他有诗说:“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这里竟拿黄巾农民起义军来比喻作乱的徐知道。又说:“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这里把绿林农民起义军看作祸患也同样是错误的。上述这些都是杜甫思想中封建性的糟粕,我们应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局限性:我们既不能无视其中的忠君观念,也不能因此而抹杀其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 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爱国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诗歌创作了大量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无不浸透着诗人忧国伤时、爱国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忧郁色彩。

  杜甫笔下的凤凰颇具个性特点: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侧身长顾求其曹,翅垂口噤心劳劳。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愿分朱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这只处境艰险,孤无俦侣,但心系百鸟,仁爱善良的朱凤,正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凤凰自古就被视为祥瑞,杜甫在诗中热情呼唤它的降临,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又观打鱼歌》)“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止为此,群盗何淹留。”(《凤凰台》)。这些关于凤凰的诗篇,充分表现了杜甫的沉郁风格,展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胸襟。

  杜诗博大精深,各体兼备,内容丰富,以上只是针对杜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作了一点浅显的论述。杜诗杰出的艺术成就的论述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

  (二)、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有世界声誉和影响的伟大诗人。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品质,从而教育、激励了后世无数的诗人和爱国者。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等人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

  杜甫伟大的诗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吸引和启迪了后世一代一代的诗人,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从中唐的白居易到晚清的黄遵宪,都爱到杜甫的深远影响。黄遵宪的多数作品描写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突出地反映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都是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脉相承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767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