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及随堂检测(含答案)(3)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七、写作特色:

  1、 选材的独特性:农村生活;

  2、 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3、 诗话的农村生活。

  八、拓展讨论:

  身处农村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喜欢农村生活,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九、课程小结: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今天,在人们都不遗余力冲向城市的时代,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面前,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面前,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人的无奈。 “麦场、鸣蝉、草帽、锄头、耕牛、小路……”多么让人留恋的场面呀,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十、讨论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课后检测

  1.这首诗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6.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三、

  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2、.这首诗可分 ,三层意思。

  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

  4.这首诗流露了对 的感情。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7、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

  9、前四句为第一层,

  10、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

  11、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2600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