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象征主义与郭沫若的诗(3)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现实世界无法回答这到底为什么,凤凰"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哀哭"。一场漫天大火终于把凤凰化为灰烬。一群从天外飞来观葬的凡鸟,喋喋不休,根本无法理解凤凰自我牺牲的精神。它们疯狂地争夺地狱的统治权,显得那样庸俗丑恶、浅薄猥琐,从反面衬托了这场悲剧的壮美性。

  然而,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雄鸡的啼鸣报道了凤凰更生的消息。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着力渲染了大和谐、大欢乐的景象。光明、新鲜、华美、芬芳,这是对未来社会的颂词;生动、自由、雄浑、悠久,这是对我们英雄的时代精神的赞语。诗人用他手中的火把,给"五四"青年照亮了前进的路。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这是火的礼赞,是光明和理想的象征。这种执著现在、展望未来、寻求光明的积极态度,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调。

  凤凰更生,实际上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更生。郭沫若写这首诗的前两天,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表露了自己很想能如凤凰一样,"采集些香木来,把我现有的形骸烧毁了去……从那冷净了的灰里再生出个’我’来"。这种与旧我决裂的要求,是"五四"期觉醒的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生动体现,也是郭沫若获得"青春型"文化品格的最好的象征。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诗句要表达的是超出常态的强烈的象征情感,故而时时逾越常规,使人感到惊骇不已,新奇得简直不可理解。  "天狗食月"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是我们的先人还不认识自然、不认识天体的运行、不认识星星的关系的时候传下来的最普遍最美丽的神话。既然是"天狗",自然不同于凡间的狗,当是不平凡的仙狗。诗人既然信仰泛神论,认为无物非神,"我"也是神,于是《天狗》一诗,首先通过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的想象把他自己想象成天狗,要把日、月、星辰,乃至整个宇宙都来吞了,显示诗人对整个旧世界的无比憎恨。其象征要毁坏一切,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宇宙。这是"五四"以后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2882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