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和孩子成长小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济南 每一个父母都会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话,但不是每一个父母都会认真记录孩子的成长,下面是来自五年级的家长记录孩子的点滴生活。

和孩子成长小故事

  一个不能称之为引子的引子

  前段时间听了一知名教育专家的讲座,讲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态,并强调,每个孩子一朵奇葩,每个孩子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你的孩子目前表现还不够优秀,那么,别着急,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发芽。你要相信,教育没有立竿见影的神话,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对孩子没完没了的责备与抱怨中,不如宁愿相信你的孩子大器晚成,是种子总是要发芽的。

  这个理论引起我心里的强烈共鸣。

  是的,孩子,我一直就知道你不是最优秀的孩子,我也不会苛求你一定成为最优秀的孩子,因为我也不是最称职的妈妈。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共同等待见证你发芽并茁壮成长的美好时刻。在这里,我将真实的记录下我们成长的历程,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一如我一样耐心地等待着孩子发芽的家长们。

  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因为没有人照看,当儿子一岁半的时候,我把他放在了乡下大姨家。虽然我知道大姨一直很尽心,但是,大姨毕竟不是妈妈。当我把两岁半的孩子从乡下接回来时,我发现孩子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弱于同龄人。

  这时我第一次意识到,我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语言发育期。

  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我一直尽量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坚持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依然没有成为强项,直到现在。所幸的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大量的亲子阅读,使孩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年级开始,他已经开始独立阅读,涉猎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从《不一样的卡梅拉》、《神奇的校车》《郑渊洁童话全集》到《森林报》《百科全书》,从《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一分钟破案》到《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他都读得津津有味。现在,他已经基本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开始进军三大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品集。大量的阅读使孩子在文字组织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孩子的作文经常是老师必读的范文之一。

  至于孩子内向的性格,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与老师一起,加强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逐步形成了孩子阳光、活泼、自信的性格。从目前看,可能有些过犹不及,从二年级开始,孩子的话就变得比同龄人要多,很有要把以前的欠账全部补齐的架势。

  这两个变化让我觉得很欣慰。往者不可谏,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来者犹可追,虽然我们曾经错过了,但是,我们正在逐步拉小差距。

  二、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关于孩子的教育前期看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谁动了孩子的幸福》,在刚把孩子从乡村接回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也秉承着“做听话的父母,不要求听话的孩子”的教育理念。

  但是,虽然现在天天喊素质教育,考试仍然是主导一切的`前提因素。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用老师的话,说一千道一万,最后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在一次一次被叫家长之后,看到孩子磨磨蹭蹭,作业常常耗到十点,我逐渐放弃了原先的理念,黔驴技穷时开始打孩子,有时候甚至下手很重。每当打过孩子,看到孩子无助地张着无辜的眼睛默默哭泣的时候,我心里都在滴血,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但是,每当看到孩子把2+4看成2×4,把5×7的答案写成25时,我还是控制不住的挥起了巴掌。

  可是孩子的一篇作文《妈妈的白头发》让我重新回归了最初的理念。作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道:“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洋洋的挥洒着余晖。妈妈沐浴在阳光下,认真的为我洗衣服。忽然,我看见妈妈的鬓角处已经悄悄的长出了白发。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美丽温柔的妈妈开始长出了第一道皱纹,开始长出了第一根白头发,甚至开始了毫无形象的大声呵斥和打骂。但是,看过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之后,我知道,打与不打都是爱,妈妈打我是因为我不够优秀。如果我更加努力,妈妈的白发还会变黑吗?妈妈还会变成我以前温柔的妈妈吗?”

  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孩子,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打骂孩子的借口。妈妈打你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是因为妈妈教育方法不得当。你只是一颗种子,没有破出而出,只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适宜的阳光、水份和土壤。

【和孩子成长小故事】相关文章:

1.孩子成长小故事

2.孩子成长中的小故事

3.名人成长小故事

4.成长小故事100

5.孩子成长故事

6.孩子的成长故事

7.你是上帝的孩子小故事

8.成长小故事1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664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