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下面是有关写清明节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篇1: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关于清明节。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篇2: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 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 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 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 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 19 年后回到了晋国,重 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寒食节暨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重耳做了国君, 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受封,带母亲隐居绵山去了。晋文公下令放火 烧山,想逼介子推带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上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篇3:

  在我的家乡对清明节有这样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太子为了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跟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太子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太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了。十九年后,太子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后来传说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向想起了旧事,心中有愧,晋文公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山里。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想让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第二年清明节这天,晋文公率众臣到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篇4: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特的故事。

  康熙年间,赫尔里这个地方是满人聚集地,当地有个人家男主人叫额尔敦·郭罗,膝下只有一子叫汉青,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这天汉青进山狩猎,意外地采获了一颗野生六品叶大人参,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宝贝!汉青立刻想起老爹爹常年体虚气弱,有了这宝贝人参,定能益寿延年!

  汉青飞跑回家,兴冲冲叫着:“爹,我挖到一颗大人参!给您做六十岁的生辰贺礼吧!”

  郭罗看见人参,眼睛一下子熠熠闪光,连声叫着:“宝贝!宝贝啊!”

  汉青把人参交给爹,走进内室去见娘,扔下了几只才打回来的山鸡,娘连忙吩咐厨子做汉青最爱吃的山鸡炖鲜野蘑。

  晚上,汉青忽然肚子疼痛,想来是野蘑菇吃多了,那玩意新鲜的都带三分毒性,他起夜回来忽然看到爹爹的门吱呀开了,爹打躬作揖出来送客。汉青大为奇怪,这时已经深夜了,谁会来呢?再一细看,出来的竟然是县令大老爷,只见他得意地笑着,拍拍父亲的肩头说:“郭罗,算你识时务,圣上三十岁生辰,你把这颗宝参献上,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了!”爹爹满脸笑纹,连连作揖说是。汉青气得头都要炸了!爹居然要把宝参送给皇帝!

  原来这郭罗虽然是旗人,但汉青的娘却是汉人,是郭罗当年随清廷出兵江南,在“扬州十日”中救下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她全家都在屠城中死于非命。这小姐性格刚烈,感恩嫁给郭罗之余,坚决不肯让郭罗受封住在京城,还给儿子起了一个思念故乡的汉名,平时也没少给儿子灌输对江南的思念、对清廷的仇恨。汉青自小受母亲的影响,此刻听到爹要把自己辛苦得来的宝贝献给朝廷献媚邀宠,哪受得了?当时就要冲进去理论,又一想爹爹年老多病,吵吵闹闹会伤了老人的心。汉青左思右想,有了!我干脆来个釜底抽薪。

  汉青偷偷拿走了那颗大人参,跑到朋友家里住了一个月才回家,料想爹找不到宝参也就只好罢手了,他当年有战功在身,那小小县令也奈何不得他。

  没想到远远地看见家门,大门口竟然素幔低垂,家里有丧事!汉青吓得心胆俱裂,急匆匆跑进房间,只见娘一身丧服,见了汉青,指着他说了句:“不孝子……”竟昏过去了!

  汉青和丫鬟抱着娘大呼小叫,好半天娘才悠悠醒来,眼含热泪说:“你这孽障,可害死你爹了!”

  原来汉青带着宝参逃走以后,爹到处找不到汉青,急得团团转,娘出主意让他说宝参被贼偷去了,爹却说什么也不肯,说怕那县令大肆追捕,牵连无辜,于是到县衙门自首,说是自己年老昏聩,误把宝参服用了,千万不要上报朝廷,没想到县令邀功心切,奏折已经进京了!

  康熙皇上得到消息,龙颜震怒,念在郭罗当初开国有功,赐他一死,没有祸及家人。不过,皇上传旨,从此郭罗族人的坟墓三年之内不能起坟,要人马牲畜践踏够了,才可以立坟刻碑。

  汉青听到这里放声痛哭,哭过了才说:“我从小就听娘的教诲,实在不愿意把这宝贝献给朝廷,爹若不是贪图富贵,也不会惹这大祸啊!”

  母亲长叹了一声说:“你爹贪图富贵?你错了!朝廷有令,满汉不可通婚。娘是南方汉人,虽然嫁给你爹多年,却只能隐姓埋名,怕连累你也没有出头之日,以后成家都是个问题。你爹临死前才告诉我,他向朝廷献参是为了得到特赦,娘和你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啊!”

  汉青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向淡泊名利的爹爹会那么利欲熏心!因为没有名分,那些八旗子弟一出生就享有的待遇自己都得不到,这是爹的一块心病。他大声号啕起来。娘又说:“你爹还告诉咱娘儿俩,不能背负仇恨过一生,要不,儿子你就活得太苦了!想来都是娘太执迷,是娘误了你父子俩啊!”

  汉青来到父亲的葬身之地,只见青翠山谷间一片白地,他满含热泪把宝参埋在了那里。说来也怪,那颗宝贝人参离开泥土很久了,人参籽已经干枯,却很快就出土发芽。等到三年后清明的那一天,那一片平地已经长出了一大片人参,都长得很壮实,看着喜人。

  汉青带领族人隆重地给郭罗起了一个很大的坟墓。他也再没有想法子确立自己的名分享受俸禄,伺候着娘在山里安心到老。

  因为康熙皇上在位长,他的禁令一直没有取消。从此赫尔里一带的人死去之后,子孙后人沿袭下来,都在坟前栽植几颗人参苗子,三年后的清明那天,再起坟墓,吹吹打打,仪式比第一次出殡还要隆重得多。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清明节的故事儿童

2.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

3.清明节的故事传说400字

4.清明节的故事绘本

5.清明节的故事有哪些

6.关于清明节的故事简称

7.清明节的传说和故事

8.清明节的故事简短

9.清明节的故事叫什么

10.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相关文章:

1.100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2.有关清明节来历的故事

3.清明节的故事

4.清明节的故事500字

5.清明节的故事传说初中

6.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7.清明节的故事名字

8.清明节的故事100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851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