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孔子智慧的小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以下是孔子智慧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孔子智慧的小故事

  一、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二、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四、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五、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六、处世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六艺国学院地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位于4A级景区孔子六艺城内。占地10万平方米,目前有100多名优秀国学讲师及教授团队,有30名资深国学高级顾问,有一流的教学管理人才,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总部、中国孔子基金会国学课程摄制基地、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数字艺术中心、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研究院培训基地、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读写大会组委会总部。

  六艺国学院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贯彻中央精神,参与文化建设,传播传统文化,提升民族素养,培育国学人才,助推文化复兴,努力建造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孔子智慧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1.孔子的小故事

2.智慧的小鸟故事及点评

3.儒家孔子的小故事

4.孔子弟子的小故事

5.子贡和孔子的小故事

6.孔子的小故事汇集

7.孔子的小故事有哪些

8.关于孔子的小故事推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660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