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雷锋的故事 作文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关于雷锋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雷锋的故事 作文

  雷锋的故事篇一

  有一次,同志们看到雷锋总是闷闷不乐,连长就问他:“雷锋同志,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告诉组织,组织会帮你的!”

  雷锋说:“连长,赵家村的桥跨了,村民没法过河,我很担心他们。”

  连长笑着说:“好嘛!军民一家亲,人们军队为人民办事,我给你半个月的假,你去给赵家村架一座桥!”

  雷锋来到赵家村,找到老村长,说起修桥的事,老村长说:“我们也想修桥啊,可没有石头,没有木头,也没有人会修桥啊!”

  雷锋拍拍胸脯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定能修好桥。”

  雷锋当天就去了河里,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这时已经是11月份的天气了,河水冰冷刺骨。

  村民看到很感动,老支书第一个跳下河里,也去摸石头。没多久,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跳下河去摸石头。才过三天,就把修桥需要的石头给摸好了。

  这时,邻村的张石匠领着一群人,推着车,车上都是木头,赶了过来。

  张石匠握着雷锋同志的手,激动的说:“解放军同志,太感谢你们了,我是个石匠,会修桥,想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些木头是我们村的人上山砍来的,大家都是亲人嘛。”

  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

  雷锋的故事篇二

  1961年2月20日,军区驻抚顺某部班长雷锋在部队宣传报道助理员张峻的陪同下,从南站坐上北行的列车,前往吉林省四平市,到驻扎在那里的6305部队访问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连――三连及其指导员廖初江。

  火车行驶4个小时后,到了四平站,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廖初江及其战友们老远就迎了过来,和雷锋等人热情握手。他和廖初江仿佛是久别重逢一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很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

  廖初江把雷锋等人接到部队的招待所。一进房间,雷锋就像一个性急的孩子一样,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对廖初江说:“我是来向你取经的,你可得好好帮助我啊!”廖初江连忙回答:“我比你差得远,今天见到你,我得向你好好学习。”

  接着,雷锋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入伍的第三天,就在《解放军战士》上看到廖初江同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事迹,从那时起,我就以你为榜样,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想起廖初江同志刻苦学习的精神,马上就增添了信心和力量。”那天雷锋和廖初江谈得十分投机,吃完晚饭以后,又一直谈到深夜。

  第二天,廖初江早早来到招待所看望雷锋,并把他们一起请到三连参观。在廖初江的安排下,雷锋首先访问了三连战士中成立最早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晚上,三连革命军人委员会举行了欢迎晚会,廖初江和雷锋在晚会上互赠了纪念品,并互相题字留念。

  晚会结束时,廖初江把桌子上的糖果、花生、苹果等给雷锋装上满满一挎包。晚上回到招待所,雷锋显得格外高兴,把挎包里的东西一下倒了出来,和同行的助理员张峻边吃边唠起来。

  雷锋兴致勃勃地说:“这次专访收获真是太大了。”

  张峻问:“什么收获?”雷锋激动地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学习上的差距,取得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真经。”

  雷锋一边和张峻聊着,一边拿出两个大苹果递给张峻,说:“这有4个苹果,你吃俩,我吃俩。”

  张峻拿起苹果看了看,又看了看雷锋,说:“这苹果真是馋人啊,但是这苹果来历特别,好像我不应该吃……”

  没等他把话说完,雷锋好像领悟到了什么,拍拍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地说:“是的,这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廖初江同志送给我们的,要把它吃得更有意义,我们不能就这样吃了。”说着,他又将4个苹果装进挎包里。等到回到自己连队的当天下午,他就把廖初江送给他的那4个苹果送到连队附近的矿山医院,慰问伤病员了。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雷锋不仅和廖初江相互交流了学习和工作的体会,一起学习了毛主席著作,还时时处处以廖初江为榜样。廖初江对雷锋也很关心,离别时,还送给雷锋一套《毛泽东选集》,又亲手为雷锋戴上了毛主席像章。

  晚上,雷锋还在回味着与廖初江见面交谈的场面,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段美好时光:“……廖初江战友也来了,我见到他,真感到格外的高兴。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不放,一同走出车站,乘小吉普车来到他们师部招待所。首长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热爱,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只被感动得满眼含着热泪。我和廖初江战友挨着坐在一条凳子上,他的手很自然地搭在了我的肩上。他和我亲切地谈起了家常话,他给我签了字,同时,张助理员还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

  1962年2月19日,在军区召开的首届团代会上,雷锋与廖初江又一次相遇了。利用会议的间隙,他们再次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和体会。临别时还互相留言,雷锋在廖初江的笔记本上写的是这样几句话:“我是苦里生甜里长,没有大‘我’无小‘我’,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人民,献给党。” 廖初江的留言是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党的教育下不断前进。”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后,廖初江撰写了回忆雷锋的文章《难忘的友谊――忆雷锋同志》,在军区政治部出版的《前进报》和《解放军报》上刊载。文章回顾了他与雷锋从1961年2月以来的5次见面,在一起生活将近一个月的情景,以及雷锋给他写的17封信的内容……他在文章中指出:雷锋同志是人们赞誉的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也是他的同乡和最亲密的战友。

  雷锋的故事篇三

  “唱雷锋,学雷锋,雷锋永远记心中。”当80高龄的朱光斗精神抖擞地走上湖南卫视的舞台,挥动起他手中熟练的快板,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作为中国传唱雷锋的第一人,朱光斗的学雷锋快板书影响了众多中国人。

  2012年3月14日下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部呼吸科病房,记者再一次采访了朱光斗老人。他说,连日的奔波劳累,诱发了严重的哮喘病。等康复出院后,他还会继续传唱雷锋。

  作为军区文工团曲艺作家,朱光斗和雷锋先后有过多次面对面的接触。第一次是1960年冬天在军区的八一剧场,听雷锋痛哭流涕地讲述他的苦难家史,台上台下一片哭泣声,朱光斗连夜赶写了一段快板《雷锋的苦难童年》。

  和雷锋的第二次接触,是1962年2月在军区俱乐部休息室。朱光斗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便主动向雷锋详细地询问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并说:“有时间我一定去你们连队好好写你。”雷锋说:“我没啥可写的,可以写写我们汽车兵。”

  雷锋因公牺牲后,他潜心创作,很快写出数来宝《学雷锋》,稿件中精心安排了苦难童年报名参军、写日记、练投弹、做好事、节约箱、学“毛选”等具体情节。很快,他和范延东在八一剧场表演的数来宝《学雷锋》传遍大江南北。

  生命不息,传唱雷锋精神不止。50多年来,朱光斗传唱雷锋,有请必到,随叫随到。离休后,主动加入干休所的学雷锋小组。光这几年,他参加的相关活动就有三四百场之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9211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