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3)

湖心亭看雪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探幽索微,触摸张岱内心

  师:文中有写景,有叙事。景里显情怀,事中见人性。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浏览一遍课文,然后用一个字来评论张岱。

  生:痴。(师板书:痴)

  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痴迷于某一件事情。

  生:还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

  师:看看张岱的痴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张岱在“大雪三日后,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去看雪。

  师:“人鸟声俱绝”说明什么?

  生:天寒地冻,人待在家里,鸟躲在巢里。

  师:张岱在天寒地冻时去看雪还罢了,他还偏偏挑在——

  生:晚上。

  师:挑在晚上也还罢了,他还——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这就是“一痴”了。(板书:夜里独往)真是又一个蓑笠翁啊!

  师:还有“二痴”吗?

  生:我发现张贷所描写的雪景也很独特。

  师:雪景如何?

  生:“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这是“余”在湖心亭上看到的雪景,请翻译这两个句子。

  生: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上的影子,只看到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里面的两三个人罢了。

  师:请赏析这两个句子。

  生:前一句让人感到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后一句让人感到长堤啊,湖心亭啊,小舟啊,小舟里面的人啊,是那么的渺小。

  师:前一句言其大,我能理解,后一句言其小,请你说得再详细一些。

  生:先看量词:痕、点、芥、粒,都是很小的,而且是越来越小,甚至有点儿微不足道了。

  师:谁微不足道了?

  生:人。

  师:人怎么就微不足道了呢?

  生:只有米粒大小了。

  师:而且我们发现“粒”前面用了“两三”,约数,不是数不清,是懒得数了。

  师:这里有四个“一”,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一”是“全”的意思,后面三个就是数字“一”。

  师:这让人感觉到前面是宏大的,后面是渺小的。一个人,身处这样浑沌一体的白茫茫世界中,真会产生“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哪!看来,文中的“余”已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了,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山水之痴啊!(板书:山水之乐)

  师:写得这么好!我们把它读一读,边读边记牢它。(生齐读)

  师:我们再把它背一背。(生齐背)

  师:还能找出“三痴”吗?

  生无语。

  师:留一个问号吧,有问号是好事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啊!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张岱是这样的性情吗?

  生:不是,以前的张岱是富贵公子,“极好繁华”,锦衣玉食,声色犬马。

  师:是什么事情令张岱性情大变?

  生:明朝灭亡,家道中落,贫困不堪。

  师:自此以后,张岱就大彻大悟,远离红尘,有了雅情雅致。那他是不是把以前的繁华人生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生:不尽然。

  师:难道你在文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生:作者在写时间时,用的是“崇祯五年”,这是明朝年号,而作者写此文时明朝早已灭亡,可见,作者还有故国之思。

  师:老师还要补充一点,后面写到地名时用了“金陵”一词,“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是明朝旧都,在清朝时称“江宁”了,但作者还是用旧称,可见,他骨子里头认为自己是明朝的遗民。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说,作者挑一个寒夜独自看雪,与其说是寻找山水之乐,倒不如说是来排遣故国之思,寻往日繁华遗梦的?

  生: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

  师:张岱的心思有没有人理解呢?我们来看最后一句话。一起读。

  生: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莫说”就是——

  生:不要说。

  师:“更有”就是——

  生:还有。

  师:串起来译一遍——

  生: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哪!”

  师:舟子说的像相公一样痴的人是指谁?

  生:两个金陵人。

  师:两个金陵人认为他们和张岱一样痴吗?

  生:一样的。

  师:根据——

  生:从他们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话里可知。

  师:特别是哪一个字?

  生:此。

  师:根据上下文,这个“此”可以换成什么样的话?、

  生:像我们一样能雪夜赏雪的有闲情逸致的。

  生:还可以从金陵人“拉余同饮”看出,他们把张岱当知音了。

  师:张岱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知音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一个“拉”字,说明张岱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因为盛情难却吧,才尽力饮了“三大白”。

  师:那你认为张岱跟这两个金陵人一样的“痴”吗?

  生:不一样的,金陵人喝酒赏雪,好友交谈,其乐融融,一番闲情逸致。而张岱呢,他有故国之思啊,他来赏析,独自前往,不想看到别人,也不想让别人看到,他只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追求心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从张岱的清高孤傲的性格里也让人感觉到他不希望像俗人一样喝酒谈天赏雪的,他甚至会认为这是不懂得赏雪,是对雪的亵渎。

  师: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极繁华生活的张岱,现在在湖心亭上一次小小的奇遇只能更勾起他的故国之思,引发他的淡淡哀愁啊!两个萍水相逢的金陵人,一个庸俗的舟子,如何理解张岱灵魂深处的千千结呵!如何知晓张岱的梦呵!张岱,痴迷于故国之梦,这,难道不是刚才我们尚未寻到的第“三痴”吗?(板书:故国之思 淡淡哀愁)套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叫做“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啊!

  师:才一百六十多字的,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此文真像一杯西湖龙井茶啊,细细品,慢慢饮,意味深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xintingkanxue/2187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