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小说中的“进城”与“返乡”(3)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进城”“返乡”的困境与反思

  贾平凹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也有对“进城”与“返乡”的书写,这种叙写基本上是为了表现在社会压力下对乡村依然留恋的知识分子。在1987年发表的小说《浮躁》中,则从正面讲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金狗,经历了“进城一返乡”的过程。金狗因为报社记者的机会,走进城市,但在权力和金钱的挤压下,选择了重新回归乡村,并和念念不忘的乡下姑娘小水喜结连理。金狗的经历和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贾平凹对城市与乡村关系的思考,在他看来,此时的乡村还是相对美好与纯洁的,小水的善良纯朴一直吸引着金狗,同时金狗也面临城市的压力,农村人的身份得不到城市的认同,尽管他有才华,但并不能融入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中,因此选择再次回到乡村。80年代的贾平凹,抱着观照传统的态度,把具有传统文化积淀的商州作为精神家园。在进入西安后,沉浸于城市物欲的文化之中,他感到了迷茫。

  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新世纪,贾平凹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底层。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些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方向,处于一种失重状态,似乎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从1993年《废都》的发表开始,知识分子的“进城”与“返乡”就处在一种矛盾之中,“进城”进不去,“返乡”回不来。庄之蝶身处“废都”失去了精神寄托,堕落的他无奈之下选择逃离,却又不知该走向哪里,以晕倒在火车站而结束。1995年发表的《白夜》,夜郎精神世界的混沌与迷茫,成为他在城市中的阻碍,并使他陷入无法解决的情感困境中,他一直漫无目的地走在黑暗的城市中。而1998年发表的小说《高老庄》描述出知识分子的失望,高子路无法面对自然乡村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他离开故乡的结局,是对乡村文明救赎的无奈。子路在进城—返乡一进城的循环中,显示出一种挣扎与隐痛。

  2000年发表的《怀念狼》中的高子明,他在认清了城市文明的本来面目后,毅然选择返乡来寻找自我和精神家园,但他最终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陷入困境,不得已的他又重新进入城市。而在2005年发表的小说《秦腔》中,贾平凹进一步描绘出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所表现出来的衰败和没落,作为知识分子的夏风对代表乡村文化的秦腔的厌恶和拒绝,直到最后没有参加热爱秦腔的父亲夏天智的葬礼,这预示着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成为一曲被哀悼的挽歌。2007年发表的《高兴》,刘高兴试图通过个人努力挣扎地活在现代城市中,但五富死亡的结局,使得他陷入迷茫、痛苦的情感中。小说的主人公始终走不出“进城一返乡一进城”的圆圈,他们徘徊在城乡之间,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失落,贾平凹通过他们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焦虑和反思。 四、结语

  有人曾批评贾平凹不是一个坚定的乡土文化守望者,“他的姿态是犹豫和不彻底的,内涵也有着矛盾和犹疑,折射出他内在文化态度的迷茫和困顿”。贾平凹表示,现今的状况他当然无法预料,作为一个书写乡村四十多年的作家,他知道它的过去和现在,却不知道它的将来。贾平凹笔下的乡土小说,折射出在当下中国“城市一乡村”的二维空间中,乡土社会中的进城者与返乡者徘徊在城乡之间,他们的存在既不属于城市、又无法回归乡村的真实处境。这种矛盾情绪的抒发,正是贾平凹的焦虑所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2181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