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学上的“百变狐狸”——贾平凹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贾平凹是我国著名作家之一,他笔下的故事诡异而讽刺,又不时的透漏着哲理的火花,在中国文坛上系拿起一拨又一拨的浪潮。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平凹先生在西安,西安是边城,但是从文学的意义来说西安绝对不是边城,甚至是中心。八十年代以来到现在,西北作家,尤其是陕西作家,在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浪潮,直到现在仍然是高潮迭出,这里离不开贾平凹先生的突出贡献。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贾平凹先生是我们当代文学的带头人。 ”日前,在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与北师大文学院联合主办的2013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的北京师范大学首任驻校作家贾平凹入校仪式暨“从《废都》到《带灯》 ——贾平凹创作回顾研讨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主席莫言对新来的“同事”贾平凹不吝赞扬之辞。回顾贾平凹几十年的创作,童庆炳、孙郁、白烨、孟繁华、阎晶明、梁鸿鹰、贺绍俊、陈福民、何向阳等众多学者展开深入讨论。

  时代欠了平凹一个情

  正如《废都》当年被禁后依然以盗版的形式禁而不止,从1993年《废都》面世的下半年遭禁到2009年解禁,直至如今的20年间,关于《废都》的话题从未间断,也似乎由此决定了贾平凹毁誉参半的作家命运。《废都》的巨大争议像驱不尽的阴霾笼罩在贾平凹头上近20年。

  “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有一次突然看到我们学校后门卖兰州拉面的小街上摆满了《废都》,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商品在出售。那时候我们正在搞人文精神讨论,讨论的靶子是两个人:一个是张艺谋,另一个就是贾平凹。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柠带着些许自嘲回忆起自己与贾平凹及其作品曾经的因缘,这也让众多与会学者忆起自己曾经在《废都》引发的批判浪潮以及最终酿成的文化事件中的批判角色。经历20年淘洗后有了新的立场的他们反思了当年的浅见。

  1993年《废都》面世引起轩然大波之时, 《 〈废都〉废谁》《〈废都〉滋味》等犀利的批评文集曾直指靶心。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孟繁华坦言,《〈废都〉滋味》是当时正在北大的他和陈晓明等十余人在一个星期完成的。最初命名为《世纪末的文化马戏—— 〈废都〉批判》。“当时我们主要是从道德化的角度去批判,因为那时我们的批判资源和理论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当时我们对《废都》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是非常简单化的。 ”孟繁华说。

  孟繁华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充斥在文学界和文化市场里的大都是翻译的现实小品,大都是从台湾、香港等地引进来的电视剧《月朦胧鸟朦胧》《一帘幽梦》《万水千山总是情》,金庸、古龙、梁羽生,琼瑶、三毛、席慕蓉等,大家几乎不太会说话了,这个时候《废都》出现了。“百年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有为民代言,为万事开太平的传统。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突然发现,知识分子这个价值受到了挑战,当经济生活成为我们社会生活核心定位已经确立以后,无法兑现为民代言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功能和价值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废都》写出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心理波澜。 ”

  “说到《废都》,我愿意承认,当年我们是搞错了。贾平凹在那个时代比所有人都敏感地意识到整个文明变异和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给文人、知识分子和中国的人文价值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他没有结论,但是他看到了问题。 ”这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的剖白。“平凹通过真实的表达、敏感的体验,把知识分子的颓败、没有出路和分裂,以及知识分子所持守的文人价值的紊乱呈现出来,但是客观地说,我们很多人没有这样一种解读能力。所以我觉得时代欠了平凹一个情。 ”陈福民说。

  北师大文学院资深教授童庆炳则指出,应该抱着一种大历史观的精神看一部作品好坏,不是看今天发表了明天是不是有反响,后天是不是全中国都轰动,再过几天是不是得什么大奖了。“我一直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沉淀,沉淀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若干年后,东西是好是坏才能见分晓。 ”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2931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