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4)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0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4)思欲就亭止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参考答案:

  (4分)(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2.(4分)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3.(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1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17教育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

  (3)月色入户。

  (4)念无与为乐者。

  2.下面句子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 B.皆以美于徐公。

  C.骗死于槽枥之间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1)花 (2)交错通达 (3)门 (4)想到。(每个1分,共4分)

  2.B(2分)

  3.(1)老人和小孩都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2)庭院里像是积满了水,澄清透明,其中水藻和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每句2分,共4分)

  4.【甲】突出了桃花源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2分)【乙】文描写了月色下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2分)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月色入户 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景,给人清新雅致的感觉。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出作者是一个清闲无所事事的人。

  C.作者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快乐和解脱,他和写《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志同道合。

  D.作者通过赏月色,看积水,与友乐来排解自己被贬谪的悲凉之情。

  4.文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文中“闲人”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户:门 (2)念:想到,考虑 (3)相与:一起,共同

  2.(1)庭院地面上的月光,宛如一泓水那样清澈透明,(在这)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C

  4.写出了月色皎洁,清澈透明的特点。

  5.一方面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世俗所累,表现了张怀民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另一方面也包含作者仕途失意的落寞和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3

  文言文阅读。(13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小题2:下面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万钟于我何加焉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4: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参考答案:

  小题1:(1)高兴的样子 (2)考虑,念及 (3)睡觉 (4)只是

  小题1:A

  小题1: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小题1: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项中“于”和例句中“于”的意思都为“在”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那复杂的思想感情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41210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