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季羡林读了两所大学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季羡林一生读过两所大学。一所是清华大学,一所是德国哥廷根大学。1930年,19岁的季羡林风尘仆仆地从山东临清赶到北京考大学。那时节,没有全国统考,数量不多的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季羡林报考了清华和北大,结果榜上都有名。经过一番掂量,他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出国机会多。季羡林读的是西洋系,专修德语。四年下来,能看懂德文书,至于听和说,那就是聋子和哑巴,换言之,即是收获平平。

  倒是一门选修课和一门旁听课使他受益终身。选修课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旁听课是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季羡林听朱先生的课听了整整一年。朱先生的口才并不出色,但讲课“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朱先生介绍西方流行的文艺理论,常常以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佐证,说得明明白白,朴实无华,同学们一听就懂,而且听起来津津有味。因此开课不久,季羡林“就爱上了这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一项乐趣”。季羡林听陈先生的课感受尤为深切。陈先生讲课,一如其为文,分析细如毫发,鞭辟入里,实事求是,不武断夸大,不断章取义,彷佛将学生引进山阴道上,山重水复,盘旋曲折,最后步入阳关大道,一切豁然开朗。听陈先生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直到晚年,季羡林对朱光潜和陈寅恪上的这两门课依然念念不忘。他曾深情地说:“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互派研究生的协定。刚刚在山东济南中学就业不久的季羡林闻讯后,再一次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的母校,报名应考,结果如愿以偿,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510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