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老舍《我的母亲》优秀读后感(2)

老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 : 我的老我的母亲

  太阳的光辉普照着大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阵阵瓜果成熟的芳香。走进重阳,赏菊、登高、插茱萸,把今年炎热夏天带来的烦躁冲散了不少。天高云淡,只希望我的母亲可以过得舒服一点。

  ————题记

  父亲离开我们好些年了,留下半身不遂的我的母亲与雇请的阿姨守着老家中的房子。偶尔得空把我的母亲接到富阳小住几天,也是住在哥哥姐姐家中,一般住的时间都不会很长,老人心里放不下家中的一切,放不下父亲,总觉得离开久了,会与父亲失去了联系。再说,兄弟姐妹五人平时工作都挺忙,我的母亲还是觉得回老家与村里的同龄人家长里短来得称心。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虽然这个节日对我的母亲来说不是很特别,但今年的重阳节刚好赶在星期天,所以她也会有所期盼,因为平时的双休日,我们兄弟姐妹五家子都会不约而同地前往探视,这成了她每周的特殊期待。

  每当双休日回家,车停家门口的一霎间,映入眼前的总是缩在藤椅里我的母亲弱弱的身影,旁边放着一成不变的拐杖。据阿姨说,一到双休日,不管刮风下雨,我的母亲总会早早地坐在门口,眼睛盯着村中唯一的那条道路,尽管右眼由于患严重的眼疾已经失明,左眼受到影响只能模糊地看到前方5米左右的物体,但这总也挡不住她的思儿心切。

  有时候打个电话,告之我的母亲双休日单位加班,回家不能成行。听着我的母亲嘴里的唠叨,要以工作为重,照顾好小家庭,但言辞间的失落让人听起来鼻子发酸。老人的心里,矛盾永远充彻,即希望儿女绕膝,又希望儿女出息,但要想出息不可能永远绕膝。

  我的母亲的胃口不是很好,年纪大了,想吃的东西不多,做子女的永远也甭想抓住她的胃。再想吃的东西她也不会说出口,为的是替儿女省下那一丁点儿钱。带儿子回家时,她反而想方设法地拿些好吃的零食讨好她的孙子。临到每年开学时,总会塞上一些钱,鼓励她的孙子要好好读书,还每次把孙儿的学习成绩当作她与同龄老人“炫耀”的话题。

  年轻时的我的母亲很能干。哪怕最艰苦的岁月也总会把家把持的井井有条,没让我们一大家子受更多的苦。年老的我的母亲很“话唠”,搬起椅子坐在她身边,听着她永远说不完的“新闻”,不觉产生了时光倒流的错觉。夏天感觉身心疲惫时,竞然还能在我的母亲的话题中酣然入睡。反正,不管你听与不听,我的母亲总会以她的思维,用她一成不变的语速给你叙述着以前的故事和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仅管有的事说了不止一遍,但佩服的是我的母亲叙事的本领,一件事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讲起来字数都相差不已。

  说到记忆力,不得不再说一下我的母亲。全家十几口人,再算上重要的亲戚朋友,少说也有三四十位,无论是谁的手机号码,只要她需要,总能脱口而出。每每听到她一个个地报着电话号码,我们既高兴又心疼——她记住的并不仅仅是几个数字,更有对儿女和亲人们的深深牵挂和眷恋。对这一点,我们兄弟姐妹自叹弗如,同时也暗自庆幸,老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记忆一些东西,总会缓解她们更快地老去。

  九九重阳,关爱久久。明天的重阳节,不管出现任何情况,有多大的工作任务,我将毫不犹豫地抛下,带上妻儿,早早地奔回老家,看望生我养我至今还依依牵挂我们的老我的母亲。

  篇三 : 我的母亲的老舍

  很暖的周末。我的母亲执意要回乡下为老屋油漆门窗。

  老屋并不算太老,迄今也只是三十几个年头,是乡下小村里唯一一幢青砖灰瓦的房子。在我的母亲眼里,它一直是她魂牵梦绕的结,是她心中永远的`家。以至于从老家搬来城里十几个年头了,她还总是念念不忘地唠叨着老屋的诸多好处。

  我对家的概念是无法与我的母亲等同的。也许并不是代沟的问题,而是两个女性对生活对家庭的理解观念不同吧。老屋是我的母亲嫁了父亲之后亲手一点点盖起来的,我的母亲常常提起这段事。说那时因为生产队需要扒掉她跟父亲结婚后栖身的两间小小东厢,才给了这块地基。生产队里派了人工来帮忙盖新房子,很短的工期,必须加了夜班地盖,因此我的母亲也成了盖房子队伍中的主力。而父亲,因为在外地工作,除了托人找机会买回些上梁用的木料及小村人羡慕的青砖灰瓦外,就没有再帮上一点忙。

  房子盖好了,我的母亲年轻的心一下子愉悦起来。事隔多年她依旧会动情地对我说起那些久远的过去。她说刚搬进新房子里到处湿乎乎的,可她一点也不在乎,这比起她刚刚结婚时爷爷分给她跟父亲的那两间东厢好上一千倍了。那小东厢没有窗户,每逢切菜做饭的时候,都必须把两扇黑木板门推开才能借点光亮,为这,有一次她切掉了自己的小半截指头……

  我看向我的母亲伸出来的手,原本修长的手指不再是那般青葱圆润,无名指上有一处凸现的疤痕,象在记叙着那些历尽磨难的从前。

  想来,我的母亲那时的愉悦并不限于此,更多的是对那些美好生活的憧憬吧?!

  因此,我的母亲念及老屋的时候总是怀着深深的留恋的。她最想往那一院子的阳光,可以任由她将那些花花绿绿的被褥晾晒。她还想念院落里那些被她巧妙安置了的空地,有花有草,有蔬有果。当她做着菜的当儿,都可以去院角割上一茬韭菜洗净撒到要出锅的菜肴里。她蹲在城里狭小的卫生间里嘀咕:这城里,洗个衣服也不方便,不抵咱老家的院子,从机井里摇上一大池子清水,想怎样漂洗就怎样漂洗,那个感觉呀,唉……

  这种失落我是无法感知的,虽然我走出老屋的时候十几岁了,可是我们总要成长,总在追求着另一种温馨舒适的生活。城里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没有泥泞与鸡屎狗粪的街道,是我倍觉舒心的首要原因。我用现代化的洗涤工具快捷对待那些看起来还是很干净的衣物,童年的老屋无论曾有过怎样的乐趣,都已渐渐地不留痕迹地走出记忆了。

  只是,每年我都会陪我的母亲回去看老屋,看它是否还有着如昨的容颜。依着父亲的意思,早就把它廉价卖给村里人了。因为它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无所用,并且在连雨的季节还要搭上小小的惦念。我的母亲说,那房子梁木不好,瓦片也时间太久了,得提防着它会漏雨,会塌陷。那年是被生产队催着盖的房子,什么都是凑合的……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光是温柔的,没有一点哀怨。我知道,那是她的骄傲,是她凭借自己的双手搭建的爱的小巢,在那小巢里,她靠着自己的倔强与勤劳,靠着自己的智慧与节俭,绣花、织网地忙个不挺,养活了我跟妹妹长大,而父亲微薄的工资则被她一点一点积攒了下来还了盖房子时借的钱。

  所以,我的母亲是断然不许别人打老屋主意的。她说即使塌掉也不会卖的,况且她是不会让它塌掉的。每年,找了阳光明媚的天气,她央我带她回乡下看它,就象看望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踏上小村的土地,我的母亲的脚步变得格外轻快。村里人很热情地与她打招呼,羡慕地向她问起城里的这样那样。每每此时,她都满脸遗憾地数落,城里没有可以这样拉呱的邻居,城里连晒被子的地方都没有……

  说着说着,也会自顾笑了,村人就调侃她说,那还是搬回来住吧!她也连声应了好,只是要等外甥女再大一些。

  多大才算大呢?我也不知道,这话已经被她说了七八年了,依旧在说。只是每次从乡下回来之后,她的心情都会出奇地好,就好象城里就真的没有了阳光,城里的被子就真的从未晒过似的。

  我们都不跟她计较。随着年龄增长,我竟也慢慢认可了我的母亲眼中的很多东西。老屋的院墙上是可以爬满蔷薇花跟云箩花的,老屋的院子里是可以瓜果飘香的,老屋的屋檐下可以看到小燕子呢喃的身影……站在老屋的平房上可以远眺,那清清爽爽的风夹了泥土跟麦香的气息飘过来了,那么轻柔那么惬意……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恋旧情结。只是所恋的事物跟程度各不相同。而生活,莫不也如我的母亲眼中的老屋,每一步都是值得怀想的。那挥洒了你青春最美好年华织就的梦,怎么能说丢弃就丢弃了呢?虽然,它是那般卑微渺小,在一些成功的人眼里不值得一提。但是,它毕竟是我的母亲心底最伟大的一笔财富。我的母亲用半辈子的执着怀想着她的老屋,其实是在怀念着那些曾经美好的一去不返了的日子……

  静静地环顾,看那不变的青砖灰瓦映衬着墨绿色的门窗,心底蓦然有了些许感动,我拿起刷子,在老屋斑驳的窗棂上轻轻涂抹起来……

【老舍《我的母亲》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1.《我的母亲》老舍

2.我的母亲 老舍

3.老舍的《我的母亲》

4.《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

5.《我的母亲》教学实录老舍

6.老舍的文章《我的母亲》

7.老舍我的母亲大概内容

8.老舍写的我的母亲原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oshe/33414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