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诗人李贺的生平(2)

李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鼻头较大,手指很长,可以说长相很是出众。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的时候,李贺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一个破烂不堪的锦囊在路上行走,他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他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他人牵强附和旧章法一样。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有些诗作就被他的好友拿走了。若非大醉或吊丧的日子李贺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郑夫人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地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尽管李贺的家族只为他留下了一个"王孙"的虚名,但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作品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渴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一支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但作为唐王朝的同宗,李贺对李氏王朝怀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体现在他或自认为是王孙的自夸自矜上,或欲建功立业、治理国家的理想上,或在王朝危难之时表现出的强烈的忧国忧民精神上。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此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写这首诗的时候,李贺才十七岁。与皇族无法抹去的情结对他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李贺竟然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不知道这究竟应该算是李贺的幸运还是不幸。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he/2527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